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945423
大小:1.5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3-04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简介作者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学习目标: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1.读准字音竺可桢玄奘戈壁戳穿万顷海市蜃楼检查自习1.读准字音竺可桢玄奘戈壁戳穿万顷海市蜃楼zhúzhēnzànggēchuōqǐngshèn2.解释词语单枪匹马:光怪陆离:可望而不可即:空中楼阁: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形容现象奇异、
2、色彩繁杂。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恐惧:惊慌害怕。鬼怪离奇:令人感到神奇而不符合常理。不胜:承担不了;不能忍受。戳穿:说破;揭穿。见怪不怪:遇到怪异的现象而不感到怪异。 例句:对于这家人时不时的争吵,邻居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合作讨论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如下思考题(6分钟)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4.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段为例,你能找
3、出哪些说明方法?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荒凉可怕恐惧奇怪现象“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鸣沙”形成的原因“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又叫做海市蜃楼。”“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魔鬼的海海市蜃楼海市蜃楼鸣沙山“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奇怪现象“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鸣沙”形成的原因“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又叫做海市蜃楼。”写作思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沙漠里的奇怪
4、现象(2至5)逻辑顺序描述解释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说明方法作诠释作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并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说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道理。本课主旨为什么在“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人”中,只列举了“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答案】因为法显和玄奘虽相隔二三百年,但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都曾进入过沙漠,他们对沙漠“可怕”“恐惧”的感受,集中表现了古代人们对沙漠的认识和情感。2.引用“晋僧法显”和“
5、唐僧玄奘”在著作中对沙漠的描述在文章中有何作用?【答案】作者引用了法显和玄奘各自的著作中的相关内容,具体说明他们对沙漠感受的共同点是“可怕”。这些叙述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下文。3.第三段话中包含了哪些比较?有何作用?【答案】这里包含了两个比较,一是当时法显、玄奘的独行与现今驼队同行的比较,二是旧时的装备与现在“汽车飞机来支援”的比较,无论是哪种比较,法显、玄奘都处于劣势,这样“当然就十分困苦了”。突出了他们当时的困苦条件,从而说明他们觉得沙漠可怕的原因。5、文中举“魔鬼的海”的例子有什么作用?【答案】通
6、过举“魔鬼的海”的例子,说明只要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把沙漠中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6、孟奇的解说属于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答案】孟作诠释,作者借孟奇的解说,科学地说明了“魔鬼的海”以及“海市蜃楼”的成因,深入浅出,富有情趣。7.“据说”一词能否去掉?【答案】不能,因为这里所说的内容不是作者亲眼见到的,而是从别处得到的,删掉后就成了作者确信的内容,与事实不符。用“据说”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品析第5自然段8.描述鸣沙山的响声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答案】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鸣沙
7、山的响声之大,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好奇。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课文开头从“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具体叙述了他们各自著作中的有关内容,这些叙述既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了下文。B.关于“魔鬼的海”,作者引用了法国士兵对孟奇的解说,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科学道理,并以海边出现的“海市蜃楼”类比,清楚地说明了这一奇怪现象。C.“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是一个递进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地引出了对更为奇怪的“声音作怪”的
8、现象的叙述。D.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蔚蓝的天空”等,朗朗上口,富于美感。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