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数形结合

方程——数形结合

ID:38867742

大小:72.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方程——数形结合_第1页
方程——数形结合_第2页
方程——数形结合_第3页
方程——数形结合_第4页
方程——数形结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程——数形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程专题——数形结合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方程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它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数量关系、更清晰地刻画变化规律。方程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初中学生用来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对于学生发展用数学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方程不用按逆向思维思考,可直接列出等式并含有未知数。它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等。因此,在方程的学习中,应关注建模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方程模型—解方程—解的合理性”的全过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数学思想方法

2、在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上考虑问题,达到巧妙解题。”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它是一种比较一般而又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刻划数量关系的数和具体直观的图形有机结合,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依托旧知(方程模型),结合新知(勾股定理的知识),让学生感受一些应用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就隐含着数形结合,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时发挥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奠定基

3、础。1.教学对象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方程,具备利用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并求解的能力,他们曾经在“方程(组)应用”教学中的行程问题(追击和相遇)、劳动力调配问题、工程问题、图形问题,就已经涉及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或依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或借助图形的直观观察,才能帮助七年级学生迅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突破难点。而且,他们也学会把有理数、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放眼于八年级学生的新知(勾股定理),立足于方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而且勾股定理的内容本身就是数形结合的最好

4、体现。2.教学环境分析为了提高教学实效,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选择多媒体教室。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形结合在解决方程问题中的作用,化抽象为直观,化直观为精确,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解决。2.通过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理解数形结合转化问题的思想方法。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数形结合转化问题的思想方法。1.难点:在代数与几何的结合点上去找出解题思路,如何以数思形、以形思数,从而达到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目的。一.教学过程感知数形结合(一)

5、教学流程理解数形结合运用数形结合归纳总结(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感知数形结合1.课前观看微视频。2.完成课前练习。引例:如图,纸上有五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1)下图中虚线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是。(2)如图,将五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十字形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请画出来。(3)你能把10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剪开并拼成正方形吗?若能,请在下图中画出。【设计意图】微视频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有理数的内容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不等式的内容中蕴藏着数形结合思想,应用问题中也隐含着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了解这

6、种思想方法贯穿在数学学习中。引例是一类很常见的问题,而且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中也有图形的剪拼。有人把这种方法叫做“面积法”,其实“面积法”这个名字并没有揭示这类方法的所有本质。“面积”是剪拼问题中的一个“不变量”,几乎所有的剪拼问题,都可以先抓住“面积”这个不变量来进行“数”的计算。另一方面,“面积”本身就是从“数”的角度来刻画“图形”的大小特征的一个概念。因此,所谓“面积法”,实际上就是“数形结合”这种数学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题的巧妙之处。第二环节:理解数形结合(一)以数解形1.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

7、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你能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吗?你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G2.如图,在Rt△ABC中,∠C=90°,AC=6cm,AB=10cm,动点P从点C沿CA以1cm/s的速度向A点运动,同时动点O从C点沿CB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停止运动。则几秒后,运动过程中所构成的△CPQ的面积等于9.3.如图,在△ABC中,AB=10,BC=9,AC=17,求:(1)BC边上的高.(2)试一试:你能求出AC边上的高吗?【设计意图】这三道题都或多或少的用

8、到了勾股定理的知识,也涉及了方程的模型,但更重要的是隐含了数形结合思想中的一方面——以数解形。同时,每道题肩负的使命又不一样:第一题是勾股定理的折叠问题,比较典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