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36354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用故事感悟诗情》——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故事感悟诗情——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泉州市实验小学赖丽英【设计理念】阅读就是一个类似思考的过程,如果阅读只是读了文字却无思考,那么阅读就没有意义。结合文本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六种思维色彩即“六顶思考帽”,转变思考方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六顶思考帽”阅读诗歌,展开想象讲故事,初步了解乐府叙事诗在主题、 情节、语言等方面的艺术表现特点,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六顶思考帽”中的“绿色思考帽”阅读诗歌,展开想象讲故事,读出诗歌的事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
2、过程一、导入解题,简介背景1.导入解题:《十五从军征》,理解“从军征”的意思。2.简介背景,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理解诗意1.齐读诗歌,检查读音。2.检查预习,理解字词,重点引导理解以下两个词:(1)理解“累累”通“垒垒”,是通假字,就是在古代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读音相同的字来替代。(2)查字典理解“旅”同“稆”,指谷物等不种自生。3.说说诗的大概意思。三、整体把握,梳理情节1.默读这首诗,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梳理故事情节:得归——询问——所见——做饭——落泪3.师生合作读诗歌。三、讲述故事,朗读诗歌1.示范讲第一个情节:得归师讲:4汉朝汉武帝时,战
3、争频发,很多人因为战争死亡。有一个少年十五岁就被朝庭召集去打战了。他风餐露宿,南征北战,历经65年的骁勇抗战,九死一生,终于在80岁时踏上了回家的路。师:老师怎么讲?(时间,背景,展开想象)师:乐府诗的语言凝炼,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讲故事时要展开想象,增加一些内容,这样可以使故事变得生动一点。2.同桌两个你讲我听,我讲你听,互相提提建议。3.指名讲故事,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4.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故事画面。5.配乐朗读诗歌。6.同学们按照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古诗。四、探索特点,升华主题1.乐府诗来自民间,表达当时百姓的心声,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老百姓什么心声?2.那么,这
4、首诗是否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它是从什么角度来写?(以一个从军65年的老兵的视角,以他“归乡”的询问、所见、做饭、泪落等来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五、质疑问题,深入思考1.对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2.抄写诗歌。六、推荐阅读,延伸课堂1.推荐阅读:《战城南》、《木兰诗》2.推荐书籍:《乐府读集——讲故事的民歌手》课例研究说明阅读就是一个类似思考的过程,如果阅读只是读了文字却无思考,那么阅读就没有意义。如果在教学中能应用“六色思维“4简单明了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可以让学生在某一时刻只思考一个方面的内容,又可以灵活地转换思考的角度,从而使思考
5、的空间更有广度,更有深度,那么这样的思考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探究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一种思维方式,让思考变得更富有乐趣,对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提升将起到有利的影响作用。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戴上白色思考帽知道写什么。上课一开始,教师先问学生这题目哪些字词告诉我们这首诗写的跟战争有关,让学生初步知道这首诗要写什么。接着理解难理解的字词后,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脉络。二、戴上红色和绿色的思考帽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讲故事,体会老兵的情感。这个教学环节完全不走
6、教学古诗的“寻常路”,而是让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增加一些内容创造性地讲故事。在学生讲故事中,老师通过评价或者引导学生去去评价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三、最后戴上黑色和蓝色的思考帽来对诗歌进行深入地思考。在学生已体会了诗歌里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诗歌的特点之后,让学生思考你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考,有的问“离乡65年,面貌已发生变化,家里人是怎么认出来的,诗中不写出来,可以吗”;有的问“老兵进入自己的家,肯定会看到很多事物,为什么诗中只选这四种事物”;有的提出跟老师备课想到的问题一样:为什么老兵出门向东看,不向别的方向看?这时,老师则把自己课前研究制成的微课
7、播放给学生看,并告诉学生这只是老师探究的一个结果,不是千真万确的,你们也可以去查查资料做做研究。这样,引导学生对思考进行思考,明确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的思考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以上只是在这几个环节中比较显著的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这六种思维方法是交叉进行,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根据需要只思考一个方面的内容,又可以灵活地转换思考的角度,从而使思考的空间更有广度,更有深度。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不但把握了诗的主要内容,而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