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ID:38772193

大小:9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_第3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_第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设计兴城第三初级中学王小芳一、设计理念本节探究活动以“分组探究”模式开展,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都能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所以我把学生分成组,每人都参与其中,这样既可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探究又可节省时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树立探究教学的理念,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教学,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二、教材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下册中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起始的一个学习内容,是全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

2、教学难点。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方面,感受馒头中淀粉的消化过程。为进一步学习“食物在胃、小肠内的消化”做好铺垫,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纯真好奇、求知欲强,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学中,课本中仅有的一些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增设一些有关实验变量,或者提供一些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来创新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来说明问题等方法。四、教学目标根据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3、:知识目标:描述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说出口腔内唾液、牙齿和舌对食物消化的作用。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检验自己的假设,并能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学会正确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究了解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方面,感受馒头中淀粉的消化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探究活动,养成团结协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知识源于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1、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2、多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教学难点:1、多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2、科学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重难点的依据

4、:本活动是课标建议的必做探究实验之一,是初中生物学课程中一个重要而且经典的生物实验,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唯一的生物化学实验。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对于学生控制实验多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而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相对也有一定挑战性。重难点突破:控制实验多变量和设计科学合理的对照实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事情入手,不仅要让学生提出有新意的问题,自己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还要让学生在该活动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即总结失误改正错误,总结自己的成功体验。在此实验基础上我又增加了温度

5、这一变量,使学生对实验探究步骤的掌握更透彻,实验设计更充实,遵循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四、教学方法教法:1、活动探究法2、小组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从机械的“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激趣设疑、引入课题1.提出问题展示“吃馒头比赛”的图片,询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回家注意品尝馒头的味道,那么谁能说出细细咀嚼馒头是什么味道?从而提出问题:馒头为什

6、么变甜了?2.作出假设教师提问:学生结合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并思考分析问题,1)谁能说出馒头从吃到的口中到咽下去之前,馒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口腔中的什么结构使馒头发生了这些变化?3)馒头变甜,这种甜味物质是什么?4)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5)馒头变甜说明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品尝和老师的提问,你们还有其他问题要问吗?预设:(温度、唾液的浓度等。)看来你们是认真动脑思考了。接下来我们就看看馒头变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变化。【设计意图:

7、问题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品尝馒头的过程中亲自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知识竞赛形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里增加温度这一变量,使学生对实验探究步骤的掌握更透彻,实验设计更充实。】第二环节:设计方案、合作探究3.制定计划要想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与否,就得制定并完善探究方案再进行实验。1.首先介绍实验器材:大烧杯,小烧杯,试管架,试管,玻璃棒,滴瓶,培养皿,温奶器或是保温桶等。对器材的使用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量筒的使用、温度计的读数问题等。2.接下来老师就为你们提供一个科学探究的空间,来验证你们的想法,在探究前老师给你们一点小小的提

8、示:*成功的关键:实验变量的控制*温馨提示:1)你打算怎样模拟牙齿和舌的作用?2)馒头块多大为最好?3)怎样才能尽快的获得较多纯净的唾液?4)试管做好后放在什么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