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核舟记》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核舟记》导学案

ID:38764338

大小: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核舟记》导学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核舟记》导学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核舟记》导学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核舟记》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核舟记》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3课《核舟记》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4.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预习案自学指导: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1)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3)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Ⅰ、教材助读一

2、、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散文家。其父魏大中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书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入狱。魏学洢为此微服易姓,进入京都,藏在朋友家多方设法营救父亲。但营救无果,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的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明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他一生未官,生前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8卷)。该篇选自清代张潮选辑的《虞初新志》。二、《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小说集,清朝涨潮编辑,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文言短篇,并附有评语。少数作品对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虞初,西汉小说家。传作通俗小

3、说《周说》943篇,旧称小说之祖,后世常以其名作为笔记小说的代表。Ⅱ、预习自测一、朗读课文,给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器皿罔不因势象形贻余八分有奇二黍许篛篷多髯石青糁之不属诎右臂椎髻舟楫篆衣褶两膝峨冠二.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1)通假字①为字共三十有四()②诎右臂支船()③左手倚一衡木()(2)一词多义奇: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①为宫室、器皿、人物()②中轩敞者为舱()端:①东坡右手执卷端()②其人视端容寂()而: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启窗而观()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之:①径寸之木()②盖简桃核

4、修狭者为之()其:①其两膝相比者()②其人视端容寂()(3)同义词①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②珠可历历数也——钩划了了()③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三、口头翻译课文四、用原文填空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突出王叔远是“奇巧人”,有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5.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Ⅲ、信息链接一.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

5、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二、全文结构特点:三、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核舟记》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四.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列数字:“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体积有多大,长有多少,高多少,船舱

6、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作比较:“通计一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与“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探究案一、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匠师技艺高超的?二、第二段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三、1.第三段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2.、船头仨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哪些描写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四、第四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舟尾横卧一楫”,暗示小舟处于什么状态?五、文章第六段结

7、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三、拓展延伸1.找出文中的数词并,探究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横卧一楫。(5)为字共三十有四。(6)苏、黄共阅一手卷。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也就是说,数词+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则有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2.解释上面句中数量词。一()手卷一()人一()桌一()椅篆章一()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