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41940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4
《23.核舟记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核舟记学习目标:1.解释并积累重点词语、句子。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说明顺序。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重、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学法指导:课前预习,掌握文本知识及文学常识;朗读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立体感受“核舟”的形象。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预习感知1.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___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人,散文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
2、,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____编辑的《_______》收录。2.知识链接 文人雅事:大苏泛赤壁大苏,即苏轼,又名苏东坡,后人习惯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文章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就是
3、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3.给加点字注音罔( ) 贻( ) 有奇( ) 黍( ) 糁( ) 褶( ) 髯( ) 椎髻( ) 矫( ) 楫( ) 壬戌( ) 篆 ( )4.解释加点字为宫室( ) 罔不( ) 因势象形( ) 贻 ( ) 峨冠( ) 高可二黍许( )绝类 ( )其两膝相比者( )若听茶声然( )钩画了了:(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5.通假字
4、(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诎右臂支船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3)左手倚一衡木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二.理解探究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熟悉课文相互交流阅读收获。2.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一词多义奇 为 可 端3.精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评价(1)核舟的雕刻者是谁?哪一个词概括了
5、他雕刻艺术的特点?(2)核舟是以什么为主题雕刻的?作者观赏了这个艺术品之后,有什么评价呢?(有原文语句回答)(3)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三.拓展延伸按空间顺序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四.达标测评1.填空(1)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2)“核舟”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东坡”______,“黄鲁直”______,“佛印”_______,作者详写船头三人的神情是为了___________
6、_________。(3)文章按_________________结构,按___________顺序说明,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先概括介绍,然后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具体顺序说明,最后归纳小结。2.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1)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2)舟尾横卧一楫 译文:(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译文:(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核舟记》参考答案一.1.明末 张潮《虞初新志》2.3.略4.做,这里指雕刻; 无不、全都; 顺着、就着;
7、 赠;高高的帽子; 大约; 像; 靠近; 相当于“好像……的样子;清楚明白; 挑选5.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诎通屈,弯曲; 衡通横;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二.1.2.奇妙 零数;做,这里指雕刻 作为; 大约 可以;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 形容词,端正3.(1)王叔远 奇巧;(2)“盖大苏泛赤壁云” “技艺灵怪矣哉” (3)在学生充分了解本文主体部分布局方式的基础上,用心探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具体如下:船的正面船的背面(顶部):题名(14字)和篆章(4字)三.略四.1.(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峨冠而多髯 如有所语
8、矫首昂视 突出雕刻者技艺之高超(3)总——分——总 空间 船舱 船头 船尾 船背2.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