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

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

ID:38727011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8

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 “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同构共生,是矛盾的统一体。正确处理这一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相融合的核心因素——三维目标。以三维目标审视教学资源,弹性设计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

2、花”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因此,课前设定越多,课堂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所以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1、删繁就简,改线型设计为板块设计以往,我们设计教案喜欢环环相扣,因而呈现出线型设计。教师只要按着设计流程一步步地往下走,到时候该怎么问,学生该怎么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学生谈到哪里出示图片、播放课件等等。这样的“线型设计”教师上课不吃力,方向对了,课总体上不会出大乱子。可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线

3、性序列”设计,殊不知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而且线型设计教学环节繁多,而每一个活动得以发展的相对空间大大减少。所以许多老师由于受到教案的束缚,对于课堂上一些突发的情况往往措手不及。在线型设计里,教师常考虑:我怎样教?而在板块设计里,教师考虑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对哪些感兴趣,对哪些感到有学习的障碍。课堂是复杂多变的,教师在课前不可能预设到学生出现的所有反应,所以教师必须留有学生出现其他反应的对策的空间,即当课堂出现预想不到的反应时,教者能及时地处理,而不会因课前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跳过去或者饶过

4、去。从这里可以看出,板块设计的根本将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与学生真诚对话,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发现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2、留给弹性空间,突出自主探究、交流、对话我们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必须要有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并在预案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在学生探究时,教者不要做过多的干预,因为学生这时候的思维是开放的,教者给他们的越多,他们的思维也就越受束缚。只有将线型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教师的头脑才会卸下重重负累,从而运转自如;学生的

5、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张扬。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灵感迸发,诗意盎然。当然,“删繁就简”并非灵丹妙药,但是至少它能消除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束缚,带给课堂以神清气爽的舒畅。因为,有了删繁就简之三秋树,才能有标新立异之二月花!“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了各种控究情景。因此,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滴水不漏的。课堂上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6、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影响教学的一个因素,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也就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存中得到完善。1、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因为预案的设计只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大致的教学流程,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

7、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会不期而至,学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当学生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时,他们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互动对话中,师生共同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实践,谈见解,说感受,挖掘语言的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