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47106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世界多美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世界多美呀》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羊”字头。 (3)了解小鸡在鸡蛋里发育直到破壳而出的常识,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从生活经验入手,精读感悟;培养观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识字、朗读、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二)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讲授、讨论、随文识字、启发引
2、导、多媒体辅助。 2、学法引导:一边读一边想、观察、分析、体验。 3、课堂组织形式:师生互动,集体合作,个别辅导相结合。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鸡蛋;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生字、词卡片。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向家长了解小鸡小鸭的孵化常识。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鸡蛋,把它放在鸡***怀里,过了些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要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鸡蛋都会变成小鸡。) [这是以问题引发兴趣的。鸡蛋能孵化出小鸡,
3、学生有这样的生活常识,但有的鸡蛋不能孵化出小鸡,学生不一定知道,如何让学生明白,看来是有难度的。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显然影响下面的教学进程。] 二、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小鸡的孵化过程和配音朗读,观察了解小鸡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2、小鸡来到这个世界后说了句什么? [鸡蛋是怎么孵化出小鸡的,道理明白但过程是不知道的,通过直观的课件演示,学生体验了生命的过程,同时创设了情境,产生了好奇。 借助小鸡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这是生命对生命的体验,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 三、品读课题 1、课件出示
4、课题:“16世界多美呀” 2、认读“世界”、“美”。 3、试读课题。提示:读这个课题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要读好这个课题那些词是关键?为什么? 4、对这个课题你是怎么体会的,读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5、讨论:什么叫世界? (过渡:世界就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小鸡一来到这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我们读读课文吧!) [因势利导,自然的揭示了课题。随文识字,认读“世界”、“美”,初步感知音、形、义。试读课题“世界多美呀”,是以体验为前提,再练习读出感情色彩的。抓住关键词“世界”讨论,从而准确的明确的世界的含义,为学生理
5、解课文内容奠定的基础,]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朋友用“”划出,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合作再读,讨论:小鸡眼里的世界先是……再是……? 3、汇报展示句子: ①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②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学习生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还要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所以,这一环节应给足时间,相互交流、相互检测,教师也要注意效果的评价,加强反馈,打牢基础。
6、 问题尽量让学生提出来,小组解决不了的再拿出来讨论,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宽泛,最好能牵动全篇。] 五、品读句子,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句①: 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1)认读:“小鸡”、“黄乎乎”。 (2)品读感悟。如果你是小鸡看见四周黄乎乎的,会有什么感觉?把你的体会读出来让大家听听,还可以配上动作。 (3)齐读句①。 (设问过渡:这是小鸡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世界?蛋壳外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抓住关键的句子,让学生朗读
7、感悟,这是很适用的方式。朗读的同时要注意积累,特别是新出现的词语,要读熟,且要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体验、读有语感,这是阅读的根本。教师让学生以假想的方式体验小鸡的内心,这是生命的交流与沟通,展示了孩子的心灵。配上动作表演读,符合儿童的心理,学生一定能读得有声有色有情。][ 2、课件出示句②: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识字:你会读这个句子中的那些生字、词,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吗?学生自主认读“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2)品读感悟。你想用什么语气读这个句
8、子?为什么?读读看,让我们也感受这蛋壳外世界的美。 过渡:多美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 (3)齐读句②。 [紧紧抓住识字和积累词语展开学习活动,不仅是重视了语文的基础性,而且也是在渗透生学习方法。由词到句到读,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怎么读,教师没有盲目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体会、讨论,体现的学生的主体性。] 3、小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