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ID:38644616

大小:1.3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6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_第1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_第2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_第3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_第4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课题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考试说明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一、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林则徐魏源背景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③先进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中被西方洋枪洋炮惊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派别目的主张意义活动局限性从“师夷”的内容看:从“救亡”途径上看:【当场消化1】(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9.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2、;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天演论》D.《变法通议》材料呈现:张之洞:“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悖于经矣。”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思考:(1)、概括上述材料核心观点?(2)、从政治角度看这种思想的实质及目的何在?从生产力角度看这种思想的实质何在?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根据两幅图片概括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1、背景:2、含义:中学为体:以中国的_________作为决定

3、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采用,来挽救清王朝统治;第5页(共5页)【当场消化2】(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第三次摸底)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A.科学技术决定论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材料呈现:“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归纳目的)3、目的:4、人物:

4、5、时间:5、实践:6、结果:7、意义:思考:洋务派思想与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有何关系?材料呈现:材料一: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体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意为: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二: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

5、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思考:(1)两段材料对当时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内容持什么态度?认为中国学习西方存在什么缺陷?(2)此后对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有什么启发?三、维新思想(1)背景:①政治:②经济:③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当场消化3】(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6、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2)代表人物及主张人物著作主张共同点第5页(共5页)思考: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特点:原因:(1)、从策略角度看,(2)、从个人角度看,(3)、从阶级角度看,【当场消化4】(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

7、确的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当场消化5】(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C.固守儒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