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D:38567488

大小:812.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15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1页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2页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3页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4页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说课人:李伟单位: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一中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这节课的设计正是以此为理念,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现在我就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分析和设计。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累加法适用的题型,并且在求通项公式的过程中渗透出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一、

2、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2、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相关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及求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而这些运算方法也作为本课的计算基础。本课也是对数列知识的加深,与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以及裂项法等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一些递推公式累加计算得到数列通项,从而进行进一步运算。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数列的累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累加法实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变式题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计算、知识迁移、创新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和谐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列的魅力,将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一、教材与教学目

3、的分析:4、教学重难点:重点:数列的累加法的应用难点:如何将累加法和数列求前n项和公式结合起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关键: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一、教材与教学目的分析:二、教学方法的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数列的基本知识,但对一些细节上面还有很多漏洞,例如求和过程中对项数的计算,对于递推公式的理解等等。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从理解上需要下一定功夫,先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模式,由潜入深层层递进,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创新,提高学生语言综

4、合运用能力,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变式应用理解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热身: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递推公式,写出通项公式的求法?定义:递推公式:n>1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1解:由递推公式累加得得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累加得得n第一问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累加得得第一问n等差数列前N项和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累加得得第二问:2n等比数列前N项和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发现前二问求通项公式的形式类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故想到用累加法去求解。由学生演示并讲解整个解题过程。在讲题时注意

5、四个过程:读题;说思路;小组交流;小组补充。第三问回顾我们学过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题型?公式法:适用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倒序相加:适用于等差数列求和错位相减:适用于等比数列或等差乘等比数列求和。分组求和:适用于等差加等比的数列列项相消:适用于分式数列求和第四问请参照前两关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编写一些应用不同数列求前n项和方法求通项公式的习题,并且写出解题过程。(公式法和倒序相加法除外)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累加得得分组求和法2n+2n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由递推公式累加得得列项相消法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

6、公式。解:由递推公式累加得得错位相减法错位相减法得到通项公式为设计意图通过编题加强了学生对累加法的理解和数列求前n项和方法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自定义练习:1、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总结累加法在数列求通项公式中的应用。累加法是求型如的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2、总结本堂课涉及到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公式法、分组求和列项相消、倒序相加总结板书设计:复习: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第一问第二问累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第四问第三问总结: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

7、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出现的问题2、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出现的问题3、交流时不发表

8、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