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

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

ID:38539414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4

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_第1页
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_第2页
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_第3页
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_第4页
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哲学之身体性研究(专栏)主持人手记:随着西方哲学从思辨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当代西方哲学毋宁说正在出现一种极其深刻的理论范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使业已退隐的身体进入哲学视域而日渐朗现,还必然导致一种有别于意识本体论的身体本体论思想开始被哲学确立。从尼采的回归身体的呼吁,到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哲学的推出,都为我们显示出了这一理论转型的轨迹。这种理论转型同时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范式,为具有鲜明的“重身”和“根身”传统的中国哲学走出其理论合法性危机提供了重要机遇。事实上从身体性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思想的作品在当代华人思想界或有出现。上世纪90

2、年代台湾学者杨儒宾曾推出《儒家身体观》一书。此外,《世界哲学》在2006年也曾推出美国学者安乐哲关于中国哲学身体性的文章。为从哲学角度将这一论题进一步开掘,本栏目推出大陆学者有关中国哲学身体性研究的两篇文章,作为对该问题积极的理论回应。虽然切入问题的视角不同,但两篇文章都表明,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不仅有助于澄清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而且还将以其深契时代精神的性质,成为中国哲学研究之具有理论前沿性和极富生命活力的新论域。(张再林)作者简介:张再林,男,1951—,中国现象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哲学》编委,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西安交

3、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意识哲学,还是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范式的重新认识【摘要】在当代西方哲学面临从意识哲学向后意识的身体哲学的理论转型之际,其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范式提供了契机。一种对中西传统哲学的深入比较将使我们发现,与传统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与其说是坚持一种“反思”的取向,不如说是坚持一种“反身”的取向;与其说是具有一种“祛性”的特征,不如说是具有一种“尊性”的特征;与其说是以“还原论”为其原则,不如说是以“系谱学”为其原则。凡此种种,都使中国传统哲学在其理论范式上,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而非意识性哲学。故我

4、们看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古人不仅坚持“即身而道在”而把身体提升到“道”11的高度,而且还使该“身道”一以贯之地贯彻在诸如宇宙论、伦理学以及宗教观等中国古代的理论之中,使之成为通向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精神的真正的不二法门。【关键词】西方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身体哲学意识哲学【作者简介】张再林,男,1951—,中国现象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哲学》编委,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随着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当代西方哲学正面临着从意识哲学向后意识的身体哲学的理论转型。这种理论转型既是对传统西方哲学理论之

5、普世性性格的一种根本性反思,并宣告了以意识哲学为其“元话语”的人类哲学之宏大叙事的终结,又同时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就是说,在人类之于哲学性质的理解发生巨变之际,其必然使长期以来以西学为其主导范式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面临质疑,其必然使我们每一个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人不得不认真面对这一问题,即:就其哲学的理论范式而言,中国传统哲学到底是一种意识性哲学,还是一种后意识的身体性哲学?在笔者看来,一种更为深入的中西比较研究将使我们发现,其答案只能是后者而非前者。下面,拙文试从三个方面对此给予展开和申说。反思,还是反身无疑,如果对其终极

6、取向一言以蔽之的话,西方传统哲学实质上乃是一种所谓的“反思”(reflection)的学说,即最终回归思维或回归意识的学说。这种反思的性质早在古希腊巴门尼德的“思在同一”的观点里就初见端倪,后来,随着西方近代哲学迅猛抬头的认识论转向,其又日益朗现而几乎成为整个西方哲学众论所归的理论主题。在笛卡尔的学说里,这种反思表现为其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把最终不可诘致的“我思”视为哲学的阿基米德点;在康德的学说里,这种反思表现为其通过意识活动中的“先验统觉”的发现,最终使“先验理性”作为自然界立法者的地位得以确立;在西方意识哲学之最后绝唱者的胡塞尔学说里,这种反思

7、表现为其经由意识对象的“现象学还原”以及进一步的“11先验的还原”,宣布了遗存在西方哲学中的冥顽不化的“物自体”的彻底消解,并使一种所谓的“纯粹意识”成为宇宙无可置疑的绝对的依据。故胡塞尔不仅坚持反思乃为意识哲学一种“普遍的方法论”,而且明确宣称“现象学的方法完全借助于反思的行为”。[1]我们看到,即使萨特在其学说里提出了所谓的“前反思的我思”(thepre-reflectivecogito),而对传统的“反思”观念的提出颇有微词,然而,由于其哲学依然故我地紧步回归纯粹意识的胡塞尔学说之后尘,这使其所谓的“前反思”不过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反思”的代称而已。同

8、时,即使现代西方哲学兴起了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回归意识似乎被回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