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9475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外国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3、在外国诗学习中,回顾前几课学习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次领会它们让诗产生美感的作用。4、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5、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2、,如把自己想象成蝈蝈、蛐蛐,体会诗中的感情。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拆分诗歌,重组意象,体会《夜》中静谧。4、找出英文原文比照,比较外国诗作的多种译法;多角度读诗,比较中外诗歌意象的不同。5、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2、培养学生多读诗、爱诗。3、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找诗读,善于收集同类主题的诗作。教学重点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2、掌握诗人通过以静写动抒发感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创作手法。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盛夏的
3、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教学难点1、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2、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两首外国诗歌,去倾听作者对自然的歌颂。二、《蝈蝈与蛐蛐》内容感知1、配乐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学生自评朗读情况。3、作者简介,并请一名学生以第一人称朗读作者简介的内容,然后以诗人的身份对同学们的朗读情况作简评,对同学们的朗读提出自己的要求。4、自由朗
4、读,感知诗歌内容看看诗歌,这首诗歌选取了什么意象进行描绘?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诗歌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里“蛐蛐的鸣叫”。三、《蝈蝈与蛐蛐》内容理解1、朗读诗歌,理解诗人通过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里“蛐蛐的鸣叫”两幅画面要表现什么主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人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里“蛐蛐的鸣叫”,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歌颂了大自然无限美好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美是永恒的。2、作者只选取了大自然中两种最平凡、最普通的昆虫,只选取了两个季节,能否表现“大自
5、然的歌声不绝从来不会死亡这一”主题?为何不多选几种动物来写?为何不一年四季都写?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盛夏和冬日的特点,以及这两种最普通的昆虫在这样的季节中的表现,由此理解这两种普通昆虫和两个季节的代表性。3、再次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看看诗中哪些词句能体现作者的情感?例如将蝈蝈和蛐蛐的鸣叫称为“乐音”和“歌儿”,“可喜的草丛”,“草茸茸的山上”等,无一不流露出作者对这些事物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4、根据刚刚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诗歌赏析的方法。并用PPT展示。(1)感受诗歌意象构画的优美画面。(2)从诗歌内容中品味诗人情感。(3)对诗歌某一技法进行个性化分
6、析。(4)读诗后的个人感受。四、《夜》学习1、PPT展示诗人相关情况介绍。2、配乐朗读,了解诗歌内容,捕捉诗歌描写的意象。3、诗人通过描写的意象感受诗人描写的夜有何特点?“静”和“美”。5、在以上对《夜》进行简单学习的基础上,运用从前一首诗中总结的诗歌赏析的方法,赏析《夜》,写一段60—70字左右的诗歌赏析。6、在全班交流自己所写的诗歌赏析,作简单点评,或指导修改,或共同分享。五、课堂总结比较《蝈蝈与蛐蛐》和《夜》的异同。两首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朗读前者时可以感觉到诗歌充满生机活力,后者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六、课后练习请同学们从
7、下列这些句子中选一句来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并写成一段话。这节课我学到了……我发现……我自豪的是……我需要加油的是……我希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