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堂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学设计重庆市城口县庙坝初级中学杨胜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古文字词句,对译全文,掌握文意;2、学会古文阅读方法,掌握“说”文体特点;3、通过类比托物寓意,体会“莲”品质,提升道德素质。教学重难点:1、对译全文,掌握文意;2、掌握类比托物寓意手法和“说”文体特点。学情分析:1、学生接触古文不多,认识肤浅,方法不当;2、70%的学生“畏古难”,20%学生逃避古文学习;3、必须转变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培养古文学习兴趣。教学具准备:1、《爱莲说》对译资料;2、《爱莲说》阅读微课件和练习课件;3、《爱莲说》课堂摘要粘贴板。教学过程:一、树立理念1、对经
2、典国学的认识,鼓励学习运用古代文化;2、培养热爱国学的情感,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3、交给科学方法,做好学习《爱莲说》的心理准备。二、熟读课文1、古人学文必大声诵读吟咏,今人学文也应该朗读思索;2、突破生字读音,纠正古今字不同读法;3、熟读深思,对照对译资料,加深理解;4、提出疑问,解答问题,抓住典型;5、教师情景范读,学生效仿;三、疏通文意1、展示课件,教师点拨:(1)学古文,必须摸清规律,有虚词、句型和文体规律等;(2)学古文,必须把精读和泛读、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3)学古文,必须查阅网络和工具书,思辨真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点读字词,重点解释:
3、(1)实词:蕃予妖蔓枝植谓鲜蔓枝名作动的规律(2)虚词:之甚自益焉乎者也之焉虚词同一位置出现的规律(3)字音特例:鲜亵(4)比较同义:蕃—众反义:众—鲜2、精读理解典型句:(1)三类比:一为爱之花类比;二为花品质类比;三为爱花人类比。晋——陶渊明——菊花——隐逸唐——众人——牡丹——富贵宋——周敦颐——莲花——君子(2)描写论述莲花品质句子为全文重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句式对称,一出淤泥之世俗,一经清涟之官阶,表现莲花高洁傲岸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句式形近,一为通达事理刚直不阿,一为不纠葛是非卓尔不群;“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一为远离朝廷
4、纷争和俗世纠缠愚见清幽飘香,一为孤洁卓立与淡薄人生独树一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结,以花寓人,寄寓深远。(1)千古名句“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迁移生活之所得。二、探讨写法1、“说”文体特点,托物寓意写法;2、类比映衬写法。三、选词找句1、分组抢答夺冠;2、粘贴词句,夺取小红花;四、课堂检测1、自测,课件展示习题,同桌对照答案改题纠错;2、班测,谁能最快写出写莲花语句。五、课后作业1、读背古文;2、抄写写莲花文句;3、做自选练习题。附:板书《爱莲说》周敦颐晋——陶渊明——菊花——隐逸唐——众人——牡丹——富贵宋——周敦颐——莲花——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