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ID:38459799

大小:41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3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_第1页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_第2页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_第3页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_第4页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形结合渡难关内容分析: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数是数量关系的体现,形是空间形式的体现,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探讨数量关系时常常借助于图形直观地去研究;而在研究图形时,又常借助于图形间隐含的数量关系去求解,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在中学数学中,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将数与形灵活地转换,运用彼此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去有效地探求问题的解答的数学思想。具体来说,就是①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找代数问题的解决途径。②利用数量关系研究几何图形

2、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将数和形巧妙结合起来,以形促数,以数辅形。学情分析:许多学生思维模式固定单一,认为代数问题就是要运算,认为几何问题就是证明,把数和形孤立起来,造成思维障碍。针对这一现状,安排这节课,希望能给学生以启迪。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审题习惯,能仔细斟酌题意,挖掘题干信息,找到数与形的结合点。2、理解数形结合的两种情况,在具体问题中,能以形促数,以数辅形数,达到数形结合的目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先思考,然后教师讲解,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形结合的载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在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所起的作用,以形促数,以数辅

3、形,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形结合的载体。教学难点: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及巧妙结合。一、导学过程,揭示课题。(幻灯片1)二、数形结合思想的简述。(幻灯片2)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这首诗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精妙概括。具体来说,就是①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找代数问题的解决途径。②利用数量关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将数和形巧妙结合起来,以形促数,以数辅形。它可以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现在举例具体说明。三、例题解析:1、以形促数,达到几何问题的代数化处理

4、。(幻灯片3)已知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5,0),OB=4√5,点P是对角线OB上的一个动点,D(0,1),当CP+DP最短时,点P的坐标是多少?分析:①、先确定使CP+DP最短时P点的位置。即作C点关于直线OB的对称点,而四边形OABC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可知,A点就是C点的对称点。连接AD,与OB的交点,就是P点的位置。②、欲求P点坐标,由图像可知,P点是直线DA和OB的交点,即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而要求出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只需要求出B点的坐标即可。而B点的纵坐标是菱形的高BE。2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C=2√5.

5、根据菱形面积的两种算法,1/2OB*AC=OA*BE,可得BE=4,Rt△ABE中,AB=5,∴AE=3,∴B(8,4)③、根据待定系数法可以求出OB直线解析式为Y=X,AD直线解析式为Y=XY=-X+1∴p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得P(,)2、以数辅形,达到倒数问题的几何化处理。(幻灯片4、5).如图,由点P(14,1),A(a,0),B(0,a)(0<a<14)确定的△PAB的面积为18,求a的值,如果a>14呢?分析:0<a<14时,x轴上的点A在P点左方;a>14时,x轴上的点A在P点右方。0<a<14a>14①、解:作PD⊥x轴,PC⊥y轴,由题意得:OA=

6、OB=a,OD=PC=14,PD=1,AD=14-a∵S△S梯形BODP-S△AOB-S△ADP=18∴(1+a)*14-a²-(14-a)=18整理得:a²-15a+36=0解之得:a1=12,a2=3②、解:作PD⊥x轴,PC⊥y轴,由题意得:OA=OB=a,OD=PC=14,PD=1,AD=a-14∵S△∴S△OAB-S梯形BODP-S△ADP=18即a²-*14*(1+a)-(a-14)*1=18整理得:a²-15a-36=0解之得:a=,∵a>14,∴a=综上所述:当0<a<14时,a=12或3;当a>14时,a=四、学生练习:1.如图,在△ABC中,AB=AC,

7、以AC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AB于点E,交CA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FE⊥AB;(2)当EF=6,=时,求DE的长.2.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E是弦,C是劣弧AE的中点,过C作CD⊥AB于点D,CD交AE于点F,过C作CG∥AE交BA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CG是⊙O的切线.(2)求证:AF=CF.(3)若∠EAB=30°,CF=2,求GA的长.五、作业设计:1.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AB于点E,交CA的延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