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贫困奔小康 (1)

告别贫困奔小康 (1)

ID:38431004

大小:1.42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6-12

告别贫困奔小康 (1)_第1页
告别贫困奔小康 (1)_第2页
告别贫困奔小康 (1)_第3页
告别贫困奔小康 (1)_第4页
告别贫困奔小康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告别贫困奔小康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于立仁告别贫困奔小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你听说过以前买东西还需要多种票证吗?去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给你讲出许多有关票证的故事。走出紧缺的年代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证。我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进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种类繁多。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

2、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为了照顾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和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分别发放了一些特供票证。票证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一些生活必需品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能限量供应。因此,那时候,买一些商品

3、不仅要用钱,还要用票证,比如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副食品要副食本,买日用品要工业券······粮票布票油票副食本工业券饥馑早上去买菜,得带上一种购菜卡,根据卡上的购菜限量标准,每人可买上二两或四两。很多小学生也挤在菜店前的长长队伍里,伸长颈脖对那些售货员大喊:“爷爷”“姑姑”······他们竞相讨好售货员,无非是为了在买菜时能多得到一个小萝卜或一根小苋菜。用票证买粮过去,人们在描述未来生活的前景时,常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电灯不用油”。现在这些愿望早已变成了现实,人们有了更新更美的生活。现在与过去过去一块棉花糖

4、就能使人高兴半天,一条胡同里只有1台的黑白电视成了连接邻里的纽带,小学生的一朵小红花能让家长孩子都脸上有光。家徒四壁,墙壁上糊的是纸,屋里地上那是没有砖的,土地,一下雨就泥泞的不行。吃的高梁米饭加咸菜,偶尔吃顿炒土豆丝那就简直太不错了。孩子们可怜的捡到街上的烂水果,还要好的那部分吃掉。红薯面窝窝、玉米面窝窝头、饸饹、捞水饭、小米粥、面条、土豆、白菜。食品上了发条会走的铁皮动物玩具;各种各样的铁皮汽车;弹珠;各种人公卡片和恐龙卡片(方便面里有携带);弹弓;用白糖制作的棉花糖(那时候路边才有人制作,把白糖放进一个机器里然后看到一条条的白线飞出来,用

5、棍子不停的绕就成了);士兵小玩偶(都是整套整套的);各种恐龙的模型玩具;陀螺;玩具水枪;还有一种是上面是螺旋浆,下面插有根棍,用双手撮下面的棍子就会飞起来。玩具衣服基本都是白色,奶白,灰色,奶灰,黑色,粉色等纯色,妈妈或者老一辈的就每个晚上在那豆大的煤油灯下做衣服。比较流行的是中山装,年轻人经常穿喇叭型的牛仔裤。没有什么名贵的材料,都是粗布,衣服上有几个印花或花边都算好的。衣服大多数都是单位分的房,能有一室一厅一卫的已经算很不错了,干部分的房能大一点,有的平民都没有地方住。60——80年代大多数出行都是自行车,许多人连公交车都坐不起,有汽车的更

6、是少而又少。住所、交通工具生活用品请大家默读《两代人的账本两种生活的滋味》。谈谈你看了这篇报道的感受分析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下面请一位同学来阅读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根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年每人每年消费水平比1952年实际提高了53倍多。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八十年代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到九十年代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消费档次有了极大的提高。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并进行小组讨论.小记者在行动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

7、的街边,两个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些瘪塘。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泡饭时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来擦一擦。两个老人说着话,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剧的天幕。这两个老人则是生动的,她们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那是过去的生活。过去的生活那时候,生活其实是相当细致的,什么都是从长计议。在夏末秋初,豇豆老了,即将落市,价格也跟着下来了。于是,勤劳的主妇便购来一篮篮的豇豆,捡好,洗净。然后,用针穿一条

8、长线,将豇豆一条一条穿起来,晾起来,晒干。冬天就好烧肉吃了。用过的线呢,清水里淘一淘,理顺,收好,来年晒豇豆时好再用。缝被子的线,也是横的竖的量准再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