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ID:38414133

大小:82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12

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_第1页
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_第2页
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_第3页
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_第4页
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云梯教育初中数学精讲办公室电话:82473208刘老师:13519154988专题四: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一、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形如y=kx+b(k≠0,k,b为常数)的函数。注意:(1)k≠0,否则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不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0)(2)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

2、与直线y=2x平行。3、性质: (1)图象的位置:      (2)增减性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由已知函数推导或推证  (2)由实际问题列出二元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此类题一般在没有写出函数解析式前无法(或不易)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3)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方程思想,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

3、程(组)来解决,题目的已知恒等式中含有几个等待确定的系数,一般就需列出几个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本单元构造方程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    构造方程组。  ②利用一次函数y=kx+b中常数项b恰为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即由b来定点;直线y=kx+b平行于y=kx,即由k来定方向。  ③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构造方程。④利用题目已知条件直接构造方程。二、反比例函数1、一般地,形如y=(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注意:(1)常数k称为比例系

4、数,k是非零常数;(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16-金云梯教育初中数学精讲办公室电话:82473208刘老师:135191549881)y=(k≠0),2)xy=k(k≠0)3)y=kx-1(k≠0)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形状:图象是双曲线。(2)位置:(1)当k>0时,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2)当k<0时,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3)增减性:1)当k>0时,_________________,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2)当k<0时,

5、_________________,y随x的增大而______。(4)变化趋势:双曲线无限接近于x、y轴,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5)对称性:1)对于双曲线本身来说,它的两个分支关于直角坐标系原点____________;2)对于k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反比例函数(如:y=和y=)来说,它们是关于x轴,y轴___________。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用反比例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由实验获得数据;(2)用描点法画出图象;(3)根据所画图象判断函数类型;(4)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5)

6、用实验数据验证;【随堂练习】一、一次函数题型一、点的坐标方法: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若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则他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1、若点A(m,n)在第二象限,则点(

7、m

8、,-n)在第____象限;2、若点P(2a-1,2-3b)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b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A(4,b),B(a,

9、-2),若A,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若A,B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_;若若A,B关于原点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4、若点M(1-x,1-y)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______象限。题型二、关于点的距离的问题方法:点到x轴的距离用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用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任意两点的距离为;若AB∥x轴,则的距离为;若AB∥y轴,则的距离为;点到原点之

10、间的距离为1、点B(2,-2)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2、点C(0,-5)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3、点D(a,b)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4、已知点P(3,0),Q(-2,0),则PQ=__________,已知点,则MQ=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