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66636
大小:250.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十年乙肝路_孔令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放日报/2013年/11月/10日/第005版特稿十年乙肝路——张先著这些年本报记者孔令君有些人、有些路注定是孤独。在张先著的记忆里,十年之前,乙肝人群“活在黑暗里”,一直躲着怕见人。公交车上旁人闲聊,提及“乙肝”二字,就能让人全身颤抖——有人瞥着眼睛看周围,生怕被人发觉,自己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学校组织入学体检,之后便设立了“乙肝宿舍”,安排在走廊的最末尾,把几位乙肝学生隔离开来。在江苏某个工业园区,工人们发现老板患有乙肝,便把他的照片和姓名贴在各个工厂的大门外,让所有人“警惕”。即便不少医务工作者,也对乙肝及乙肝病毒知之甚
2、少,误认为乙肝能通过空气和食物传播,谈肝色变。……十年前,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参加嘉兴市公务员考试,因体检查出乙型肝炎未被录取;他选择的报复方式,拿刀扎伤两位人事局工作人员,其中一人死亡。周一超被判死刑。另一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张先著,报考安徽芜湖公务员,成绩第一却因身体原因被拒绝录用;他因此状告芜湖市人事局,成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最终张先著胜诉。10年前的11月10日,张先著25岁生日那天,他递交了诉讼书。事情开始有了改变。终于有人站了出来终于有人站了出来,以真实姓名直接对抗歧视。从那时起,在乙肝群体中
3、,张先著(网名“松月”)成了最出名的人;他的手机成了热线,从清晨响到深夜:记者要求采访;各地乙肝患者要咨询倾诉;还有药商和医院,求张先著给他们当“托”,用财大气粗的口气请张先著“随意开个价”。出这个名,未必是件好事。每次接受媒体采访,对他个人而言,都是一次“伤害”。那相当于告诉全社会,自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直至今日,张先著都不后悔。他觉得有责任为乙肝群体呐喊些什么;他多次提及当时很火的“肝胆相照”论坛,论坛上乙肝病毒携带者互称“战友”;只要有机会,他便向记者普及乙肝知识。他庆幸,自己能成为当事人和见证者,参与十年来乙肝反歧
4、视的斗争。许多遭遇过乙肝歧视的患者,至今将他视为代言人和英雄。毕竟,这是一个巨大的人群,据卫生部在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全中国有将近1亿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改变历史的胜诉第1页共5页张先著确实改变了历史。在打官司期间,“肝胆相照”论坛的“战友”们,同张先著一起开展更大规模的乙肝维权。论坛维权版版主起草《违宪审查书》,运用宪法维护乙肝人群的合法权益,初稿一发,呼应一片——“看了十几行就哭了”、“像一剂强心剂”、“明天起,我要抬头做人”。乙肝战友们开始
5、团结起来,修改这份《审查书》,“仅仅诉苦是不行的,还要提出防止歧视行为的可行性方案”。最终版本的建议书共150页,附录中有1611位乙肝战友的签名,以及名为《我们与温总理说实话——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存困境调查》的十余万字资料,递交给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后来还寄给了数十位人大代表和各地媒体——“我们建议:全国人大要求国务院修改《公务员暂行条例》,统一全国公务员的体检标准,并删去将携带乙肝病毒判为不合格的规定。“我们建议:全国人大成立专门的执法检查组,对全国歧视、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学、就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执法
6、检查,给予纠正。“我们建议:在入学、招聘时禁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只检查肝功能,保护公民隐私权。“我们建议: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国家鼓励公民打乙肝疫苗,建议国家逐步为全体公民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这是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乙肝维权。2004年4月2日,法院判定被告芜湖市人事局,在2003年安徽省国家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取消原告张先著进入考核程序资格的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张先著胜诉。之后,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修改了当地公务员“禁止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相关规定;再后来的2005年1月17日,国家人事部门和卫生部门正
7、式出台《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其中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赢了官司,却没保住工作可从那场官司之后,人们就很少听说张先著了。有人说他理直气壮地当了公务员;还有人说他赢了官司,闷声发大财去了。实际上,从递交诉讼书的那天起,张先著的命运,注定要跟乙肝绑在一起。胜诉之后,张先著想做的,是参与乙肝维权和科普的公益事业,可他也意识到,“纯公益”只会让他生活困顿,他需要找份工作,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他隐姓埋名,自称小学文化,到广州小工厂找活干;一家电脑绣花厂的女老板看张先著站在屋檐下躲雨的样子实在可怜
8、,才招他打杂,每天搬货、剪掉绣花的线头,每月工资400元,包吃。张先著在网上以真实身份发了几十封求职信,都石沉大海,或许简历中的“乙肝”,依旧是个刺人的字眼。干杂工一个多月后,广州的“战友”找到了他,给他介绍了一份在公司做销售的“体面工作”。2004年8月3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