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

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

ID:38263631

大小:211.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_第1页
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_第2页
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_第3页
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10月第41卷第10期·937·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刘春梓张黎明【关键词】睡眠障碍;护理【Keywords】Sleepdisorders;Nursingcare[8]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为初段失眠(入睡困并根据睡眠效率增减卧床时间。认知行为疗法可单独起难)、中段失眠(睡眠浅、易醒)、末段失眠(早醒),也可为多效,亦可与药物辅助联合使用,均能取得显著效果,建议在临梦、恶梦、无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诉症状亦可混合存床上推广使用。[1][7]在。睡眠障碍达到一定程度(每周至少3次,并持续1个Edinger将75例有

2、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月以上,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等)即可诊断为失组,给予为期6周的CBT及对照实验,结果表明,CBT组总[2]眠症。李建明等通过对13273名正常人进行睡眠状况评睡眠时间延长约6h,睡眠中间觉醒时间(WASO)平均降低估认为,45.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对于内科住54%,睡眠效率由78.8%增加到8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3][8]院患者的睡眠状况,余红艳等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著性意义。Jacob使用CBT对70例失眠患者(包括过去药(SRSS)[4]得出76.67%的患者有睡眠问题,而程利萍等采用物和心理治

3、疗无效者)进行治疗,半年后随访,100%有效,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得的比率为63.6%。说明住中疗效显著者占58%,有些已停用安眠药或已减少用量,且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此疗效较为持久,停止治疗1~2年后随访,疗效基本不变。重要因素之一。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9]但有人认为,CBT的有效性、临床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方法。药物治疗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其标准组成部分仍需清晰界定。和依赖性,且停药后易反弹。因此有人提出,对原发及继发1.2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rela

4、xationtraining,RT)性失眠者的首要干预措施应该是用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评渐进性放松技术由Jacobson发明,其关键是感知肌肉紧[5]估其失眠特征并提供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护理在改善张并渐渐使之减弱。包括抗阻等张收缩、无张力活动和等长患者睡眠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收缩,其目的是使患者感知到紧张的存在,随后鼓励其逐步放松,促使自律神经活动朝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并促使1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10]警醒水平下降,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有研究认为,放松1.1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反应是下丘脑的基本

5、反应,可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使耗认知行为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氧量、心率、呼吸节律、动脉血流速度及骨骼肌血流量降其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错误或歪曲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低[11,12]。变患者对人、对己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其所呈现的心国内外研究表明,渐进性放松训练对入睡的改进有明显理问题[6]。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CBT包括:睡眠卫生教作用,而在维持睡眠上效果不明显[13215]。因此,目前RT治育(sleepeducation)、刺激控制法(stimuluscontrol)及睡眠限疗往往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李敬阳[16]等使用认知治疗结

6、[7]制(sleeprestrictions)。睡眠卫生教育主要纠正患者在睡合刺激限制及放松训练法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与药物眠认知上的偏差,教育其消除恐惧,不以睡眠时间多少作为治疗相对照,结果发现,前者虽早期对治疗失眠无明显效果,评价睡眠好坏的惟一标准,不将失眠与健康状况下降联系在但6周后开始显效,4个月后达到和接近药物治疗水平,且无一起等等。刺激控制法是治疗失眠的方法中研究最多、也最不良反应,一般不反弹,而此时药物组病情有反复。另一个有效的方法,其基本目标是恢复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放松训练与想像疗法(imagerytraining)联合使用的实验中

7、,能,并减弱它和睡眠不相容活动的联系,减少对睡眠内源性36例有睡眠障碍的住院重症患者的睡眠均在短期内得到改唤醒的刺激,使患者易于入睡。包括只在有睡意时上床、不善,且效果与性别有关,即男性改善迅速,而女性先恶化,继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卧床20min后仍不能入睡就离开床而改善[17]。总体来说,睡前进行放松训练不仅转移了患者等。睡眠限制主要用于慢性心理性失眠,通过缩短卧床时间对睡眠问题的过渡关注,同时又可使患者身心放松,避免夜(但不少于5h),使患者对睡眠的渴望增加,从而提高睡眠效间情绪焦虑,提高对睡眠的自信度,有助于消除疲劳。目前率(睡眠效率=实际总睡眠时

8、间/睡在床上的时间×100%),临床上可使用现成的放松训练磁带或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