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

ID:2153750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_第1页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_第2页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_第3页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_第4页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和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1  1.疾病简介  睡眠障碍.系指睡眠-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睡眠质量下降是人们常见的主诉,成年人群中长期睡眠障碍者可多至15%。广义的睡眠障碍应该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过度嗜睡、睡眠呼吸障碍以及睡眠行为异常。  2.睡眠障碍原因  常由心理、生理因素造成,最多见的为工作压力过大、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和家庭问题的处理不当、学习紧张及考试前的紧张、情绪焦虑抑郁的问题、酒类

2、与药物的依赖、遭遇意外打击、亲人离丧、个人损失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躯体疾病,用药,中毒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如在患有疼痛与明显不适感的躯体疾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长期服用中枢兴奋剂、抑郁剂患者在用药期间或停药之后均可引起失眠或睡眠维持困难。  3.睡眠障碍的症状  3.1频频从梦中惊醒,感觉整夜都在做梦  3.2入睡困难,不能熟睡,醒得早,醒后无法入睡,喜欢胡思乱想。  3.3容易被惊醒,对声音或者灯光敏感,睡不安稳。  3.4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生物钟紊乱,人没精神。  3.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总是觉

3、得累。  4.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  4.1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  【中医解析】――肺气虚弱,大肠阳盛  肺气虚弱时,大肠为完成人体的降浊功能就会调动更多的阳气,所以当肺经当令值班时(3-5点)就会睡得不踏实,大肠经值班时(5-7点)就易醒来,然后迷迷糊糊到天亮。  【调理秘笈】――疏理气机,降热浊  中经堂调理中,肺气虚弱调理时,以点穴顺气,降大肠热浊,减少大肠经额外负担,阳伏阴内,助眠安神。  【生活小贴士】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妨按压内关、中府、神门、后溪、合谷等穴。饮食清淡或用生地黄

4、和冰水代替茶饮也有很好缓解效果。  4.2半夜2-3点总是醒来,醒来以后睡不着。  【中医解析】――肝气郁结,久之化火  中医讲,肝主疏泄,调畅人体情绪。肝气郁结,会使得疏泄功能无法正常运行,情绪郁结体内,久而化火,上扰心神,使神不安,引发睡眠问题。  【调理秘笈】――疏肝泻火,宁心安神  中经堂调理可循经畅通人体肝经、心经、心包经等,改善肝脏疏泄功能,推拿疏肝泻火,逆推泻肝经、心包经、心经之火,缓解"郁而化火"症状,点按太冲、行间、内关等穴效果显著。最后配合点按人中、印堂、百会等穴,以安心神,效果迅速。  

5、【生活小贴士】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并通过合理途径发泄出不良情绪。饮食上不妨多吃新鲜蔬菜,特别是具有芳香理气的果蔬,如茴香、芹菜、香椿、香菜、春笋、萝卜、柑橘等,也可适量饮用菊花茶,以食补调养肝气。  4.3睡不踏实,半夜老醒,早上起来全身难受,越到晚上越精神  【中医解析】――肺气虚弱,大肠阳盛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运化水谷津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不足,则体内水液失常,气血贫乏,就会导致心神失养,肌肉失养,可明显表现为夜间睡觉不踏实,易醒.  【调理秘笈】――疏理气机,降热浊  中经堂调理主要

6、从人体脾经、胃经、心经等经络着手,循经通络法可全面疏通,增强脾胃功能,使人体气血源源不断补充,并快速注入生物电,显著提高脾经、胃经、心经等气血能量值,养心安神,配合按揉中脘、下脘穴、足三里等穴,效果迅速。  【生活小贴士】  睡个踏实好觉,一方面不要思虑过度,以免伤及心脾,另一方面要注意饮食,晚上多吃些易消化、无刺激性以及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谷物、薏苡仁、大枣、桂圆、枸杞、银耳等。可常吃口感清淡、能养心安神的小米百合粥。  4.4头一挨枕头人就立刻清醒  【中?t解析】――心肝火旺  中医认为,在人

7、体,长期遭受精神压力等容易导致心火、肝火旺盛,继而扰动心神,造成烦躁不安,心神不宁,身体虽然很疲倦,困乏,想睡觉,但就是一躺下就睡不着了,意识变得很清醒。  【调理秘笈】――清心火、泻肝火  中经堂调理时,循经推拿畅通肝经、心经等,逆推泻肝经、心经之火,配合点按太冲、行间、内关等穴。同时点按人中、印堂、百会等穴,以安心神,促进睡眠。  【生活小贴士】  睡前避免饮食含刺激性,如可乐、咖啡、巧克力、酒、茶等,另外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不熬夜,避免劳累,缓解自己压力,保持愉快心情。可饮用一些菊花莲子茶。  4.

8、5“鬼压床”  【中医解析】――心脾血虚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藏神。用心过度,引起心气血不足,无法上荣于脑,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脾主思,久思伤脾气,而中医讲脾乃气血化生之源,脾气弱则气血来源不足,无法滋养大脑。  【调理秘笈】――补益心脾,益气养血  中经堂循经推拿,改善心经、脾经气血,或艾灸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等穴,快速提升气血能量,充沛精气神,彻底消除身体长期疲倦状态,提高睡眠质量,有效避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