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

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

ID:38243907

大小:983.6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07

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_第1页
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_第2页
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_第3页
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_第4页
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毒生物学生命科学学院λ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的基因调控机制姓名:学号:班级:专业:第17页病毒生物学摘要λ噬菌体(phage)有两种生存策略,一种通过感染宿主细胞,产生大量的子代噬菌体,同时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这种方式称为裂解性感染。另一种是噬菌体的基因组以一种原噬菌体的方式潜伏于细菌中,这种增值方式称为溶原态(lysogeny)。λ噬菌体的裂解发育、溶原发育和溶原发育到裂解发育的诱导是研究生物分子调节优异的模型。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在这个模型中已经发现了众多的正调节因子和负调节因子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调节基因的表达。关键词:λ噬菌体

2、、裂解性、溶原性目录1.摘要22.λ噬菌体的结构组成32.1壳体结构32.2λ噬菌体的核心33.λ噬菌体的生活周期63.1λ噬菌体DNA复制63.2λ噬菌体的转录调控73.3λ噬菌体的溶原性感染93.3.1λ噬菌体溶原化状态的建立93.3.2λ噬菌体基因组的整合113.3.3原噬菌体的割离123.3.4裂解性-溶原性选择决定154.参考文献16第17页病毒生物学1951年EstherLederberg发现E.coliK12菌株经UV诱发或偶尔自发放出噬菌体。E.coliK12中有潜伏的、无感染能力状态的噬菌体,称原噬菌体。将这种噬菌

3、体命名为λ。λ侵染E.coli后可进入裂解周期(lyticcycle)或溶原周期(lysogeny)。2.λ噬菌体的结构组成2.1壳体结构λ噬菌体是有尾噬菌体,壳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和尾部通过颈部相连。头部通常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60nm左右;尾部呈螺旋对称,无收缩性。λ噬菌体头部蛋白主要有gpE(38kD)和gpD(12kD),他们以非二硫键进行共价连接。2.2λ噬菌体的核心λ噬菌体核心包含线状dsDNA,分子量为30.8MD,含有48502bp,其双链DNA的两5′端叫做m端,末端碱基为G,为左向或反时针方向转录的链。R链

4、或右链5′端称为m′端,末端碱基为A。λDNA被注入到宿主细胞后,可借助两5′端单链的氢键缔合和连接酶的作用形成闭合环状DNA。由于λ噬菌体即可进行裂解生长,也可进入溶原化状态,因此λ噬菌体基因组的结构是与它的这些特性相适应的,其中一些基因决定裂解生长,另一些基因决定λ噬菌体的溶原化,甚至还有一些基因可以对这两种状态的转变行使调节作用。λ噬菌体基因组DNA总长度为48502bp,呈线状,当其DNA进入细胞后和基因进行转录时则呈环状。根据λDNA的环状结构,可将66个可编码的第17页病毒生物学基因分成3个功能区(functionalb

5、lock):右边的功能区参与衣壳形成和DNA复制,称为右操纵子区;左边的功能区与裂解生长和溶原化功能有关,xc称为左操纵子区,中央功能区是λ基因组调控操纵子区,也称为免疫操纵子区。左图为λ噬菌体的基因图。(1)右操纵子区A至J为构成衣壳蛋白的基因,其中S、R基因与裂解作用有关。O、P为DNA复制基因,与复制原点(ori)靠近,Q为抗终止因子基因。(2)中央调控操纵子区cI为λ阻遏物基因,其基因产物是λ噬菌体基因组早期转录的阻抑物;cro为操纵基因OL和OR的阻抑物基因,其蛋白产物通过OR可抑制左向cI基因的转录。cⅡ基因产物能激活c

6、I和int转录,与λ噬菌体进入或维持溶原化状态有关。(3)左操纵子区N是抗转录终止基因,N基因产物能拮抗早期转录终止子tR1、tR2和tL1、tL2,使PL和PR的转录作用各自越过终止子区而继续向左和向右进行延伸转录。第17页病毒生物学exo和bet是位于red区域的两个基因,常被称为red基因,red为重组相关的基因,其基因产物为核酸外切酶,参与裂解生长早期所发生的重组,并能使DNA的θ型复制转变为滚环复制。Gam为大肠杆菌外切核酸酶V的抑制物基因,gam基因产物可使宿主recB和recC基因编码的外切核酸酶失活,而外切核酸酶V则

7、降解由滚环复制所产生的线状多联体DNA。int是整合酶基因,int基因产物能识别宿主细胞染色体DNA和噬菌体基因组上相应的att位点,并能催化二者的断裂和再连接。Att位点称为附着位点,在宿主细胞DNA上称为attB,在噬菌体DNA上称为attP,attB和attP位点分别有一段由15bp组成的同源核苷酸序列,借助同源性重组作用可使噬菌体基因组插入到宿主的染色体DNA上。Xis为切除酶基因。Int和xis基因产物共同作用,能使att位点发生重组,并将原噬菌体基因组DNA从宿主染色体中切割下来,使λ噬菌体进入裂解过程。在左区还有一个c

8、Ⅲ基因,它的基因产物可行使cⅡ样的功能,即激活cI和int的转录。在b2区域内的一些基因不是噬菌体存活和感染所必需的,它们包括DNase、膜蛋白基因和int基因表达的调节位点。从λ噬菌体整个基因组来看,相邻基因之间的终止位点和起始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