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

ID:3820374

大小:112.5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7-11-24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_第1页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_第2页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_第3页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_第4页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四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第一节非正式组织第二节非正式沟通第三节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1第一节非正式组织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二.正式职权与非正式权力三.组织目标和个人-群体目标四.工作中的政治行为2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中,在正式的法定关系掩盖下存在着大量非正式组织构成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两种基础。一种是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另一种则是为了私人目的。以私人目的为基础的个人交往,具有重复的特性,因而逐渐变得有系统和有组织。这样,在这些组织成员之间就产生了一种非正式的组织。非正式

2、的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3(一)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组织。正式组织具有组织存在的目的以及组织工作程序的一系列组织规则,同时组织内部存在着正式分工,具有固定的信息传递渠道。正式组织特点:(1)组织目标是具体的。(2)权力来源于组织规章、规则,具有强制性服从的特点,有正统性、合法性、稳定性等特点。(3)层级式的等级结构特点。(4)信息沟通渠道是由组织规章所提供的。正式组织要靠规章来保证高效率运转。固定沟通渠道成为必然。4(二)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指由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3、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存在于任何一种群体之中,只要群体中的成员对这种组织形式有一定的需求。产生原因:(1)暂时利益的v一致。(2)兴趣爱好的一致。(3)经历背景的一致。共同语言较易产生非正式组织,以利于回忆过去经历并交流。(4)亲属关系。(5)地理位置的一致。5非正式组织的特征:(1)具有牢固的感情纽带。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是一种自发的无形的组织形式;(2)权力来自于成员授予,权力实施常常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3)具有自然形成、影响极大的核心人物;(4)结构不稳定性,没有正式结构,松散,人员不固定,受偶然

4、因素影响;(5)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从成员的共同利益、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出发,约束力更大。从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出发的非正式组织的奖惩办法是迅速而有效的。6非正式组织的分类按成因划分五类:(1)利益型。凝聚性比较强。(2)信仰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形成。(3)兴趣型。(4)情感型。由感情、友谊或社交的需要,以情感为纽带而形成。(5)亲缘型。由亲缘关系形成,比较稳定、凝聚性强。按照作用和性质划分四类:(1)积极型。目标和行为对正式组织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消极型。对正式组织目标具有消极影响,活动未超过法律或规章许可范围

5、。(3)中立型。同正式组织的目标行为没有明显相关关系。(4)破坏型。对组织目标有明显的破坏干扰作用。7二.正式职权与非正式权力权力是指对他人的影响或控制。五种权力来源:法定权;奖赏权;能够惩罚或建议惩罚而具有强制权;专长权;模范权力。正式职权附属于职位。来自于上级委任。执行主要是依靠组织的规章制度或组织共有行为来强制实施。固定的,有着明确的边界限制。多级性,不同层次等级的职权相互链接,形成完整的权力体系。正式职权特点:上级委任,强制实施,等级式,合法性,稳定性。8非正式权力非正式权力由团体成员授予,行使时不需要遵循正式的指挥

6、体制。在组织层次中,非正式权力的影响更多地来自于平级之间。非正式权力特点:(1)权力源于成员共同授予;(2)依靠组织压力及其他非行政权力实施;(3)不具有等级式的层级结构;(4)由非理性和个人情感因素来维持。9正式职权与非正式权力的关系组织中的权力关系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结构使得某些参与者在信息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获得更多更重要的材料。因此,特定职位的人员任命就建立起了正式职权关系。而通过影响信息和沟通结构,建立起非正式权力关系,如专长权、模范权。10三.组织目标和个人-群体目标组织目标是组织对未来组织行为的规划。组织目标

7、四种要素:主体:是指承担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组织机构或成员。客体:是指受到主体工作行为影响的机构或成员。任务--关于目标主体应当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义务性规定,是整个目标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指标--目标主体完成目标任务所应达到的程度的标准。量化规定。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易受个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于组织目标的保证实施是不可靠的。组织目标可借助于正式组织的行政权力的强制实施,以确定其实现。11个体与群体目标的冲突作为群体中的个人,由于心理、性格、阅历、能力等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个体的需求不同,以及对群体目标的看法也不同

8、。这样,既有与群体目标一致的个体目标,也有与群体目标相矛盾的个体目标。如何在组织目标的约束下,将组织内个体—群体目标加以引导与控制,使组织成员在合力的作用下,趋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任何组织管理者都面临的问题。12个体与群体目标的冲突主要原因个体对于群体目标认识上的差异。由于个体对群体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