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34581
大小:200.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译者审美趣味与诗歌中意象的创造性翻译_刘爱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卷第4期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2No.42013年08月JournalofShaoy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Aug.2013译者审美趣味与诗歌中意象的创造性翻译刘爱兰,龙玉梅(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广州511370)摘要:意象是诗歌审美的主体。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再现诗歌的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具体诗歌意象的翻译来诠释诗歌意象的翻译过程本身是译者对原诗歌意象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因为译者个人的审美趣味深刻地影响着译者每一次的审美体验中意象世界的生成。译者这种审美趣味,必然受到反映其
2、时代、民族、文化教养、文化传统、习俗的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译者作为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其审美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译者审美趣味对诗歌创造性翻译有其积极的意义,体现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个人审美情趣和意象翻译的创造性。关键词:意象;诗歌;译者;个人审美趣味;创造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2—1012(2013)04—0087—05意象之美还是要通过译者的审美活动才能生成。一、引言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我国明代胡应麟总结中国诗歌的创作特点时想的总和(叶朗,2009)。审美趣味决定一个人的审[1
3、](P121)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亚瑟·韦利认为美取向,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次的审美“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可见意象无论是在中国诗体验中的意象世界的生成。也就是说,审美趣味不歌文化还是西方诗歌文化中都是诗歌审美的重要同的人,在审美对象相同的审美活动中,如欣赏同范畴。意象的本质就是“意”与“象”的主客观统一,即诗歌情景的交融的审美意象。“美在意象”[2](P38),样一首诗歌时,他们所体验到的美是不一样的。审诗歌的美主要是通过诗歌的审美意象而实现的。美活动体验的不同,也决定了译者在翻译中是对诗因此,在翻译中能否再现原诗歌中意象是传达诗歌歌意象
4、不同审美情趣和不同的表现方式。译者的美的关键。郭沫若说“好的翻译等于创审美趣味是译者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3](P263)作”,从而肯定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受到译者的家庭出生、阶级地位、文化教养、社会职译者翻译诗歌意象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译者对业、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诗歌意象的审美认识和意象审美创造的过程。亚瑟·福尔柴尔ArthurH.RFairchild曾说:“诗人通过二、译者个人审美情趣和意象的创作性创造,读者通过欣赏新鲜的意象关联来发掘潜能、实现翻译[4](P125)自我。在这个审美活动过程中,译者个人的审美趣味可定
5、会影响他对诗歌意象的处理策略。“美本文旨在通过对苏曼殊(1884—1918)对罗伯不自美,因人而彰”。语译者作为翻译过程的主体,特·彭斯的ARed,RedRose的译文来探讨译者的审收稿日期:2013-05-11作者简介:刘爱兰(1977—),女,湖南攸县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讲师,硕士。龙玉梅(1974—),女,江西井冈山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讲师,硕士。87第4期刘爱兰,龙玉梅:译者审美趣味与诗歌中意象的创造性翻译美趣味是如何影响译者在翻译中对诗歌意象的审美过程和译者对意象的创造性翻译。ARed,RedRose颍颍赤墙靡O,myluveislikear
6、ed,redrose,颍颍赤墙靡,That'snewlysprunginJune.首夏初发苞。O,myluveislikethemelodie,恻恻清商曲,That'ssweetlyplayedintune.眇音何远姚。Asfairartthou,mybonielass,予美谅夭绍,SodeepinluveamI,幽情申自持。AndIwillluvetheestill,mydear,仓海会流枯,Tilla'theseasgangdry.相爱无绝期。Tilla'theseasgangdry,mydear,仓海会流枯,Andtherocksmeltwi't
7、hesun!顽石烂炎熹。AndIwillluvetheestill,mydear,微命属如缕,Whilethesandso'lifeshallrun.相爱无绝期。Andfaretheeweel,myonlyluve!掺祛别予美,Andfaretheeweel,awhile!离隔在须臾。AndIwillcomeagain,myluve,阿阳早日归,Tho'itweretenthousandmile!万里莫踟蹰!苏曼殊(1884—1918)译(1909)英文诗歌中诗人主要是通过西方文化中一些民,诗人的灵感来自挥动的锄头和在劳累后的休息传统的意象,如用“ro
8、se”来抒发自己对爱人的爱慕中,其语言充分利用了苏格兰民间歌谣,以农民的之情,用大海变枯竭(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