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

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

ID:9137813

大小:66.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9

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_第1页
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_第2页
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_第3页
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_第4页
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陶渊明诗歌中“琴”意象的审美意蕴内容“琴”是陶渊明诗歌中的核心意象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一是陶渊明守静之审美理想的外化,二是陶渊明守真之朴茂心性的写照,三是陶渊明守儒之深邃思想的折射。这些也渐渐沉淀为其后屮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正能量、正趣味和正影响。关键词:陶渊明琴审美意蕴守静守真守儒著名古文献专家逯钦立教授校注的《陶渊明集》共收存陶渊明诗歌作品有126首,其屮言及“琴”的有多处,如:“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淸琴横床,浊酒半壶”(《时运》其四),“息交游闲业,卧起弄琴书”(《和郭主簿》),“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2、。岂无他好,乐是幽居”(《答庞参军》其一)……可见,无论是读书、出仕时,还是归园后,陶渊明一直都冇“琴”相伴,而且雅兴不浅。然而梁代史家沈约《宋书?陶潜传》谓:“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初唐房玄龄主持编篡的《晋书?隐逸?陶潜传》也称:“(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1^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难道真如“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所言,陶渊明“性不解音”?无须赘言,这一结论显然有失公允。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作为“信笔”的沈约、房玄龄等为何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呢?细读陶渊明诗文及其历代相关注评,

3、这矛盾处正与陶渊明为文为人之风格个性以及所处的时代境况有关,具体理由有三:其一是与初唐及以前陶渊明的作品不被重视有关。陶渊明的诗文在东晋及南朝时并不受文坛重视,死后,其好友兼酒友颜延之为他作的《陶徵士诔》中,对他的文学成就,只说一句“文取指达”;沈约的《宋书》把他归入“隐逸传”,对他的诗文也未作肯定;齐梁时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其作品只字未提;钟嵘的《诗品》虽称他是“隐逸诗人之宗”,但也仅列其诗于中品;萧统是第一欣赏他的人,并为他编集、作传、作序,称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可是在《文选》中只选了陶渊明8首诗,1篇文(自然质朴

4、的陶诗文并不符合昭明太子的“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时尚文风的选文标准),甚至比文名并不高的颜延之还少。只是到初唐之后,李白、高适、颜真卿、白居易推崇其人格,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仿效其诗歌,为陶在文坛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由此分析可?,陶渊明在当时的政界和文坛可谓“人微名轻”,不为吋人所重,史传犯这样的错误也是可以想象的了。其二是作为以隐士身份著称的陶渊明是不为时人所理解的。晋宋时代的人物,虽然个个讲清高,实则大都想要官职,正所谓有“东山之志”。只有陶渊明拿着现成的县令不做,倾心田园,践行了自己的“丘壑之志”,这在当时实在是骇俗的。因此,有

5、一些传闻异辞,或故作臆断甚至有所贬损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在其作品屮也有流露,如《饮酒(其六)》所言:“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祭从弟敬远文》里也讲道:“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说明他弃官归来遭受时人非议甚多,而只有堂弟敬远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他!当然,这一曲解也和陶渊明归园时所蓄之“琴”,竟然为“无弦”之残琴不无关系:无弦如何懂音韵奏雅音?陶渊明只是为附庸风雅而装点门面的臆测也不难推想了。那么,史家和诗家为何纠结或关注于陶渊明所蓄之琴之有无这一细节?陶渊明所蓄之琴宄竟是有

6、弦还是无弦呢?纵观历代观点,归纳之有二:一是弦坏弊而不复更张。《苏轼文集》中记录了这样一段话:“渊明自云‘和以七弦’,岂得不知音,当是有琴而弦坏弊,不复更张,但抚弄以寄意,如此乃得其真。”二是弦虽设而不屑奏。当代著名陶诗评论家胡不归(本名胡善德)在《读陶渊明集札记》屮称:陶渊明于琴实情有所钟,或归隐田园后,交游者多素心之田父野老,无解音者,故不屑顾此乎?现今,由于缺少确凿的文献资料,历史的真相己无法还原。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即陶渊明随身常伴有一“素琴”,只是归隐柴桑栗里之后,不能或不屑弹奏,至多在朋酒之会或寂寞忧愁之吋,抚弄以寄其意,正如欧阳修在《夜坐弹琴有感

7、》所言:“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这也可能是被史家曲解而讥之为“不解音声”的重要原因了。这是其三。然而,自唐人确立了陶渊明在文坛的地位后,至北宋其地位益尊,和陶拟陶之风渐盛,仅苏轼一人追和陶诗就达109首;元明以后,注陶、评陶现象趋炽,注释、评论之多,几与注杜、评杜相?础F渲行矶嗉图摇⑵兰叶忌婕啊拔尴仪佟保?如李白的“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赠临?诚亓铕n堋罚?,杜甫的“瓮余不尽酒,膝有无弦琴。圣贤两寂寞,渺渺独开襟”(《过津口》),杜牧“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同赵二十二嘏访张明府郊居联句》);欧阳修“吾爱陶靖节,有琴常

8、自随。无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