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花鼓灯的文化内涵_兼与潘丽同志商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JOURNALOF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No.32009(第8卷)(SOCIALSCIENCEEDITION)(Vo.l8)论花鼓灯的文化内涵兼与潘丽同志商榷陈德琥(安徽蚌埠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010)摘要:花鼓灯艺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长期的文化涵化、濡化过程中,花鼓灯已成为一种相互融合、以和为贵、自娱又娱人的开放性和共荣性很强的文化载体。花鼓灯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稻作文化和粟作文化在淮河流域的有机融合,其中粟作文
2、化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花鼓灯艺术具有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而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根本特质。关键词:花鼓灯;文化内涵;农耕文明中图分类号:J72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202(2009)03-0110-05民间歌舞花鼓灯艺术的研究工作伴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积极开展而不断走向深入。对花鼓灯文化内涵方面的探索也有新的突破。其中潘丽博士无疑是近年来研究花鼓灯舞蹈文化多有建树的舞评人。基于舞蹈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先进的理论指导,同时得益于深入花鼓灯播布区多年田野调查的材料积累,以及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和不断的辛勤努力,
3、她在花鼓灯文化内涵研究方面已暂露头角:一是提出了花鼓灯文化悲剧人生喜剧呈现!说。潘丽认为:花鼓灯是淮河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艺术外化。!由于淮河流域传统道教信仰的逍遥、洒脱;南北交融的地域文化呈现出的包容性和变通性,以及多年的苦难生活使花鼓灯的舞体磨砺出一种[1]直面现实、蔑视苦难的精神力量。!花鼓灯艺术体现的根本文化特征是悲剧人生喜剧呈现!。二是建构了花鼓灯文化内涵解读的二维向度。她认为,花鼓灯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形态。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花鼓灯的作用有三:其一是信仰的依托,主要表现在消灾祈福、祭祖求子等方面;其二是自娱功能中的男欢女嬉,主要是性爱主题的
4、呈现;其三是技艺性、观赏性及其准职业化特征。从[2]农耕文化的特征上分析,花鼓灯有血缘性、民众性、封闭性和季节性四个特点。从以上能看出潘丽对花鼓灯文化研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像血缘性特点、性爱主题呈现等方面在花鼓灯文化研究领域是带有补白性质的。但笔者认为,潘丽的一些观点有不尽完善的地方。[3]按照资华筠舞蹈批评三真!精神的要求,笔者不揣冒昧,主要就悲剧人生喜剧呈现!说、封闭性特点和文化内涵解读二维向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与潘丽同志商榷,琐言摭谈聊作引玉之砖。一、有待商榷的几个问题(一)悲剧人生喜剧呈现!说潘丽在∀论花鼓灯的形态特
5、征与表演程式#一文中论述了花鼓灯舞蹈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很有见地。显然,文章的侧重点不在花鼓灯文化特征的分析,但是,正像上文所述,她对花鼓灯的收稿日期:2006-04-29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424)作者简介:陈德琥(1963)男,安徽凤阳人,蚌埠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民间歌舞文化.第3期陈德琥:论花鼓灯的文化内涵兼与潘丽同志商榷111文化特质作悲剧人生喜剧呈现!的界说仍有其独到之处。一方面,文章将花鼓灯艺术置于哲学和美学视域加以审视,这与过去的研究相比,视角
6、独特且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道教信仰的逍遥、洒脱与花鼓灯文化生境的结合使文章有了一定的历史厚重感。该文是近年来探索花鼓灯舞蹈艺术及其文化特征的一篇力作。但是,潘文对花鼓灯文化特质有界说不准的问题。原因在于,西学求真,国人向善。中国的审美文化是迥异于西方的。诸如悲剧大团圆结局模式这种独特艺术道路即被誉为一本之主意,唤[4]醒一世痴呆!!,为国人普遍接受、传承。关于这一点吴晓邦先生在∀中国花鼓灯艺术#的序文中早就说过:我认为,悲剧和喜剧兼而有之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格调。!钱茸教授也认为中国的民间歌舞有乐而忘忧!的特点,类似
7、凤阳花鼓歌舞内容是诉苦的,但鼓点、旋律、舞姿依然以欢娱为主,仍不失苦中作乐。这种情况在其它民间艺术里[5]也普遍存在。!因此,悲剧人生喜剧呈现!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共性特征,而不为花鼓灯歌舞所独有。在中外民间歌舞文化比较方面,这种界说是适用的,但对花鼓灯文化特质作如此界定则明显地不够精准。(二)封闭性特点潘丽认为:花鼓灯产生于封闭的农耕社会,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其本土艺术纯粹性的保留!,虽然也接受过其它地方文化、戏曲的影响,但那是∃近亲结缘%,其结果是起到了丰[2]85富花鼓灯艺术形式的作用,而没有对这种艺术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为此,她认定
8、花鼓灯文化有封闭性!特征。我们的看法不尽相同。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