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佛教研究#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俞森林提要:道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虽不通梵语,但他整理考校旧译佛经,主持并参与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功不可没。他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的/五失本,三不易0等翻译思想也为后世佛经翻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佛经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考察道安对佛经翻译事业的贡献及其翻译思想。俞森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主题词:道安佛经翻译翻译思想道安(312-385),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译0)和译出年代,并且出现不少中国人编撰的伪县境)人,12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0
2、,24托佛经。道安以前,虽有一些佛教学者编撰经录,岁师事佛图澄。他一生博览众经,注经作序,编对已有的佛典进行过整理,然/诸录但列经名0,撰经录,注释佛典,制定僧尼轨范,主持佛经翻对品类时代盖阙而不纪,使得/后人披览莫测根º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由0,/传经之人,名字弗记,后人追寻,莫测¹袖0。正是在道安及其众多弟子的努力下,中年代0。在此背景之下,道安着手撰写5经录6,»国佛教逐渐扎根中国,并开始走向隋唐发展的高以/总集名目,表其时人,铨品新旧0。峰。本文拟考察道安对佛经翻译事业的贡献及其道安视外来译经为真经,中国人编撰者/伪
3、翻译思想。经0。他据此标准对当时已有佛经进行对照考证,编纂经录,其所著5综理众经目录6,或称5道一、整理、考校旧译佛经安录6、5安录6,虽已佚失,但从梁僧祐的5出大约公元335年,道安师事佛图澄,在禅三藏记集6中可知其概貌。修、戒律、毗昙、般若等佛学理论方面打下了扎5安录6包括古异经录(收录早期译出且已实的基础。佛图澄去世后,为避石氏内乱,道安散失不全的佛典残篇92部92卷)、失译经录在河北、山西一带山居,与竺法济、竺僧辅和竺(收录译者姓名不详的佛典142部147卷)、凉土道护等共同研究安世高翻译的5阴持入经6、5道异经录(收录遗失译者姓名、流
4、传于甘肃黄河以地经6和5大十二门经6等禅学经典,并为之作西地区的佛经59部79卷)、关中异经录(收录注。公元364年以后南下襄阳,集中研习般若遗失译者姓名、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佛经24学。除每年讲两次5般若经6,并对5般若65道部24卷)、疑经录(收录道安鉴定为伪托的佛经行65密迹6和5安般6等经作注之外,道安收26部30卷)等五部分,以译人年代为次,自后集整理前朝旧译佛教经典,其5综理众经目录6汉安世高至西晋末法立,共著录17家,343部、便是在此期间产生的。372卷。道安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系统整理译经,编5安录6开中国佛典目录学之先河,为后
5、来纂经录的佛教学者。佛教传入中国以来,许多印长安译经作了很好的铺垫。僧祐评价5安录6度、西域及汉族僧人把大量佛经译成汉文,社会云:/爰自安公,始述名录,诠品译才,标列岁上流传的各种手抄经本已经很多。有的佛经有多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0,/众经有据,实由其¼种不同译本(/异经0),有的已不知译者(/失功。0#108#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lw道安不仅整理经录,还研究旧译佛经。因其/未践者,少有微补0。对竺法护之译经,道安本人不懂梵文,只好用异译来互相参照补充。为认为,/护公所出,若审得此公手目,纲领必正。lx正确理解原意,他/寻文比句,对勘同
6、异0,/对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而宏达欣畅0。旧译诸经能正其谬误0。二、主持、参与佛经翻译经过对比研究,道安发现东汉支谶所译5道行品经6是5放光般若经6原本的节抄本。5道道安虽不通梵文,但他/笃志经典,务在宣行6之翻译/因本顺旨,转音如已,敬顺圣言,法0,不仅主持佛经翻译,使翻译得以有序进行,了不加饰也0,然而,/经既抄撮,合成章指,音还亲自参与译事,/常与沙门诠定音字,详核文旨0,珠俗异,译人口传,自非三达0,因此不可能虽/兵乱都邑,伐鼓近郊0,仍工作不辍。在道安ly/一一得本缘故0,/颇有首尾隐者0。他将此经与的主持和参与之下,/译出众经
7、百余万言0。仕行从于阗所得的5放光品6加以比较,发现道安的佛经翻译事业始于晋孝武帝太元四年5放光品6/斥重省删,务今婉便,若其悉文,将(379)。前秦皇帝苻坚笃信佛教,对时处襄阳的lz三倍。善出无生,论空特巧,传译如是,难为继道安久已仰之,/方欲取之,以辅朕躬0。公元矣。0/二家所出,足令大智焕尔阐幽。0他得出378年,苻坚派大将苻丕率军攻打襄阳。次年二结论认为,/抄经删削,所害必多,委本从圣,月,攻克襄阳,道安被送往前秦国都长安,安置½乃佛之至诚也0。在五重寺。在长安居住的七年期间,道安将主要道安详读5光赞般若经6,/寻之玩之,欣有精力用于主
8、持并参与佛经翻译。所益0,通过与5放光般若经6进行比较,感到道安之前虽有大量佛经翻译,但多属个人翻/互相补益,所悟实多0,发现二者系/同本异译,并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