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防渗措施

水池防渗措施

ID:38086292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水池防渗措施_第1页
水池防渗措施_第2页
水池防渗措施_第3页
水池防渗措施_第4页
水池防渗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池防渗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池的防水等级要求很高,主体结构均为抗渗混凝土(一般为s6),往往还要结合柔性防水层来保证水池的抗渗性能。由于水池的池壁相对较薄(200nm~300lnm),施工难度较大,而混凝土自身性质、和易性、施工工艺、现场操作等方面稍有不当就会使主体混凝土防水失败,即使采取了表面防水层等补救措施,水池也有可能发生渗漏。根据多年从事混凝土蓄水池施工的经验并结合对同类工程的调查,分析了水池主体混凝土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固,针对薄壁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从混凝土配合比选定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做出了防止渗漏的技术措施。1薄壁水池主体混凝土渗漏原固分析1.1混凝土本身的因素1.1.1温度裂纹混凝土浇

2、筑后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内部温度升高,尤其在冬季施工时在混凝土内外产生很大的温差。当温差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混凝土表面便产生裂纹或裂缝。11.2收缩裂纹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收缩造成的内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细微裂纹。混凝土中留下的开放性毛细孔道,尤期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沉降泌水过程中析出的聚集在较大集料颗粒及钢筋下部的水,在混凝土硬化后,会产生大量孔隙和微裂纹。1.1.4拌合物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将使混凝土离析而发生渗漏。1.2施工因素(1)因水池池壁较薄,每次支立模板相对较高,当混凝土和易性欠佳或浇振捣方法

3、不当时,致使混凝土离析不均匀,局部出现空洞、蜂窝、麻面等现象。(2)混凝土漏捣或捣固不实,水泥与骨料不能很好粘结,形成疏松层,留下各种形状的透水缝隙。(3)施工缝或预埋件等个别部位处理不好,在混凝土接灌处、预埋件下方漏捣处将产生漏水缝隙甚至空洞。(4)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时间不够都会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微小裂纹。2、合理选择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2.1原材料选择(1)水泥:应采用低水化热、泌水性小的水泥。一般以使用不低于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宜,也可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2)砂:应采用洁净的中砂。粗砂容易使拌合物泌水,故不宜使用。严格控制砂的吉泥

4、量不超过)3°。否则粘土包裹在砂石表面将严重降低混凝土抗渗性。(3)石子:应使用连续粒级的卵石或碎石。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㈠外加剂和外掺料。使用减水剂可以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且能够减小水灰比。当混凝土灌注数量较大或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用缓凝型减水剂。提倡使用外掺料,外掺料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纹和收缩裂纹。一般可选用粉煤灰、沸石粉等。在施工中使用UEA膨胀剂,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8-12°。膨胀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还由于它的微膨胀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和抗渗能力。

5、2.2防渗漏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2.2.1坍落度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坍落度宜在15cm-25cm。当采用一般混凝土时,用于水池底板、顶板的坍落度应为3-5cm,用于池壁的应为7-9cm。2.2.2水泥和外加剂、外掺料用量为使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细粉用量。但是,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纹和收缩裂纹,则不宜过多使用水泥,应尽量掺用外加剂、外掺料或膨胀剂。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应不低于300kg/m3,以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但不能高于500kg/m3。当和易性指标达到要求时,可以通过掺用外加剂、外掺料解决。2.2.3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混凝

6、土的收缩率大,抗渗性差。但水灰比过小,施工和易性差。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水泥标号计算得到,一般应控制在0.55以下。2.2.4砂率薄壁水池混凝土的砂率应稍高,要有一定富余量的砂浆用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防止离析。砂率一般为35%-45%,当水泥和外掺料用量较大时,砂率可选小些。配合比应由试验室对各种参数进行优化,在试拌检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制作试件检验强度和抗渗标号后确定。模板安装应牢固、密实,不得漏浆。模板发生变形和漏浆,极易引起水池漏水。内外模之间优先考虑对拉螺栓加焊止水环不宜用拉筋固定,因为混凝土发生收缩将在拉筋处出现渗漏点。当无法避免使用拉筋时,应在每

7、一根拉筋上加焊止水环。为了减少施工缝,池壁一次支模灌筑到顶。3.1.2混凝土浇筑由于水池池壁相对较薄,为避免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拌合物的自由落差。一般自由落差不应超过2m,可以使用串简减缓拌合物的自由下落,也可以在侧面模板上开洞口直接输入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分段进行,但应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出现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对侧面模板压力很大,应注意控制初凝前的浇注高度不要过大(一般控制在300至600mm),并要随时观测和检查模板、支撑的变形情况,谨防发生跑模现象。3.1.3提高混凝土振捣的质量抗渗混凝土应全面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