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85919
大小:21.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董秀云《蜜蜂_》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蜜蜂》教学设计丰南区王兰庄镇岔道口小学董秀云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教学时数:1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
2、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
3、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 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1)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
4、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2)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实验结果的?指名朗读。(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本能”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五、拓展
5、作业。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实验来证实。验证过程中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蜜蜂 验证内容 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 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蜜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
6、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教学时数:1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 (
7、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
8、弃的。 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