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2)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2)

ID:3798560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2)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2)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2)_第3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掌握重点词、句。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3、背诵课文,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教学重点:学习目标1、3教学难点:学习目标3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方法:自由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提升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预习导航:1、生字关遂()寝()荇()竹柏()2、朗读课文并填空《记承天寺夜游》是()的一篇小品文,本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写于作者被贬()地名期间。3、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苏轼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字子赡、号东坡

2、居士。我国民间所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指的就是:苏轼、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苏轼少年时便显露出了超人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父母都是为人正直,使他养成了心胸坦荡的性格。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与他同病相连的张怀民住在承天寺!二、学习课文: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一)、学生多

3、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断句、节奏,试着读出感情)(二)、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研讨完成)1、解释加点的词语(1)欣然起行(2)遂至承天寺(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的古今意义(4)相与步于中庭(5)盖竹柏影也2、翻译句子(回忆以前所学的添字法、换字法等翻译规律)(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再读课文,自主学习31、从原文中找出“记”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2、本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第二层,写景,写了()的景色。第三层,

4、抒情,抒发了()的感情。3、指导背诵,并抽背。(四)、问题探究(小组研讨)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抓关键词,品修辞)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品意境)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三、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欣然:念:空明:但:闲人:2、翻译句子念无与为乐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填空正面写月的句子(),侧面写月的句子()四、拓展迁移再读课文,试找出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说说理由。五、作业一、1.课外收集描写月色的诗词

5、并背诵;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月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二、古诗中描写“月”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

6、美人》)3《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何跃辉回郭镇第六初级中学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