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96103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2010-2011德育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 指导思想:香市小学是一所全新的学校,是由向西、塘唇、大宗、岭厦、下岭贝、三联六个分教点合并成的,本学期刚开始使用。作为一所新学校,我们就要有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我们要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作为学校教育中德育为首的德育工作,利用学校教育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永远是德育工作的主题。本学期,我们将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文明行为规范培养。另外,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工作安排,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等。二、主要工作任务(一)加强德育的基本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要认识到学校是育人场所,文明场所,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 2、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逐步健全制度,不断充实师德教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时为师,处处为表。健全班主任的学习制度,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明确学习目标,不断充实学习内容;经常将班主
3、任工作中的新信息传递给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多学习、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融入自己的工作中,注重实效,提高理性思考的成份,让他们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规范性的指导,要求班主任课操到场、学校集会、班级活动到场,使班级工作更富有实效。 3、加强德育制度建设。要把德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建立制度规范,做到德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加强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建设既是学校基本建设的基础,是优化学校建设的基础,又是锻炼培养学生和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班集体建设不仅是学生的事情,也是全体教师的工作
4、,加强班集体建设要注意在发挥班主任带头作用的同时,充分发动学生与任课教师多方面的积极性。(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1、根据学段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要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以行为规范作为切入口,狠抓养成教育。从每天身边的小事抓起,坚持不懈,有始有终,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2、把《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组织学生认真进行学习,使每位学生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各班
5、还要根据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如班干部值周制、值日制度、课堂纪律评分制、班级日志。(三)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1、要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2、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3、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要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迎国庆等活动,集中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4、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
6、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要规范升国旗仪式,利用好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3、加强教师的值日值周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4、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建立班级通讯录,发现学生旷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履行好告知义务5、严格学生上下学路
7、上的交通安全管理;6、加强住宿生的一日常规训练,严格规范住宿生的管理制度;7、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校舍、教育装备和活动设施,防患于未然。8、积极开展健康行为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9、从抓好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出发,加大监督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五)构建德育工作社会化机制。1、整合德育人力资源,发挥学校关工委组织、校外法制副校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作用。2、组织开办家长学校,开设“家校通”,密切家校联系,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3、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