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

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

ID:37890792

大小:511.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2

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_第1页
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_第2页
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_第3页
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_第4页
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第4期(总第210期)姓才论丛1HENORTHERNFoRUMNo.4.绷TotalNo.210本体·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田成义(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老子》哲学对于填充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弥补儒家疏于本体建构的缺陷功不可没。《庄q-)的齐物论开辟了平等的思维路径,成为近代哲学家消弥差等、提倡平等的理论渊薮。《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固然同属于先秦道家,依然有着理论上的差异。[关键词】《老子》;《庄子》;差异;道家哲学[中图分类号]1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3541(2008)04—0120—04《老子》、《庄子》不完全是老子其人、庄子其人的思想,后者早有定论,前者在郭店楚简《老子》发现后也得以证实。后人往往老、庄并提,有意无意中忽视乃至抹杀了其间的差异性。事实上,在承认其相同性的同时,关注其差异性对研究先秦道家哲学显得尤其重要。在先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哲学底蕴、本体论建构最完备者首推道家哲学。老子和庄子并称为道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道的推崇。其分歧在于:道究竟是什么?道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道与万物是何关系?《老子》和《庄子》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集中体现在对“有生

3、于无”这一命题的诠释上。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有生于无”始于《老子》。《老子》在哲学上把道说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并建构了一套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老子·第42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之所以能够产生宇宙万殊、成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因为道的“无为”。道无为,所以才能无不为。对于这个作为宇宙本体的“无为”之道,《老子·第14章》描绘说: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唆,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

4、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明不暗,无前无后,是一种空无一物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进而言之,道没有任何规定性,无便成了道的代名词。如此一来,断言天下万物生于道,也就等于说天下万物生于无,这[收稿日期]2008—02—20·--——120·--——是两个等价的命题。基于这种理解,《老子·第40章》中便出现了如下命题:“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没有任何规定性,它就是无。其实,在《老子》的哲学中,无是道的本体特征和存在状态,用以描述和说明道。在这个意义上,道、无可以通用,并无太大区

5、别。在《老子》那里,把道解释成无,除了表示道的无形、无象之外,还包括道的无名。在许多地方,“无名”也是道的称号。如《老子·第1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与此相联系,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表明,《老子》的理论是以有与无两种现象研究为基础的。对此,‘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都是明证。这里所讲的无、有是永恒的,故称之为常无与常有,简称为“常无有”。同时,太一即道,对道的推崇注定了老子以太一为核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第39章》宣称:“天得之以清,地

6、得之以宁,神得之以灵,谷得之以盈,万物得之以生。”一包罗万象、主宰万物,即体现万物统一性的道。对此,《吕氏春秋·大乐》的观点可以作为注释:“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需要说明的是,在《老子》哲学中,宗、精、真都是道。从其主宰万物方面说,称之为宗;从其纯粹不杂方面来说,称之为精;从其朴实不伪方面来说,称之为真。由此看来,宗、精、真异名而同实,都是指道;在这个意义上,天人、神人、至人是一样的人。由上述可知,在《老子》那里,“有生于无”的确切含义是:天地万物产生于道;与有形有象、有声有名的具体事物相比,道

7、是一种无形无象、无声无名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万物来源于道,也就是“有生于无”。在这里,作为宇宙本体的仍然是道,无只不过是用来说明、描绘道的特点和存在状态的一种形容。说“有生于无”,言外之意是,有形的万物产生于无形无象的道。这表明,“有生于无”不仅没有因为断言有从无中而来消除了道的权威,恰好相反,这一命题本身即解答了道何以成为宇宙的最高本体。到了<庄子)那里,“有生于无”仍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命题。所不同的是,在对宇宙之始的探索中,<庄子)热衷于“有始”、。无始”的追问。《庄子·德充符)说:“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8、”既然天地之间的事物日夜都在变化,人们不能窥见到它们的开始,那么,对于天地之始这类问题就只好撇开实证沿着逻辑推演的思路来寻找答案了。进而言之,宇宙始于何时、以何为始呢?对此,《庄子·齐物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