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89290
大小:76.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0
《海德格尔哲学与庄子哲学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3期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l.34No.32013年JOURNALOFYULIN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海德格尔哲学与庄子哲学比较□任付新(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庄子与海德格尔同是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两人生存年代、地点相差甚远,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论文从形而上学、体系的具体构建、思维方式的比较等三个层面对二者思想的比较分析来表现中西方思想的同异,突出中国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的瑰丽、深刻。[关键词]本真之道;形而上学
2、;反思;海德格尔;庄子[中图分类号]B223.5;B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71(2013)03-0038-06无哲学社会学·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这两个问题正是哲学思考的主要对象。但是在对哲学问题的具体回答上,东西哲学却相差甚大。关于这一点,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进行了专门讨论。他认为,首先,西方人的先祖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为生,也就是商人,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数字的重视,所以,西方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强。而且,商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要与其他民族的人往来,这是他们习惯于变化。其次,希腊
3、人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城邦,作为城邦的公民,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某个人要比别人重要或高于某人。这与中国不同。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农耕社会,与自然关系密切,所以,中国人热爱自然,并怡然自乐于质朴的小农生活,其理想境界就是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农业社会中的事务都是可以直接领悟的,如庄稼和田地,这是中国哲学家习惯于以对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出发点,反映在哲学语言中,就是中国哲学的语言富于暗示,不注重概念的演绎。而且社会生活也是保守和封闭的,形成了家族制度,具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但是,这并不代表中西哲学各自分明,无相通之处,如前文所提出的,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宇宙规律的追求是东西方哲学家
4、都关注的问题,这就是东西方哲学家可以找到对话的契机。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在东西方哲学对话中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因为,他既有深厚的西方哲学素养,又深知其弊端。其思想中所呈现出的质朴天然而充满诗意的理论气质很有中国哲学的味道。如果我们认真体会海德格尔的思想,就会发现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相通之处。西方哲学史上据主导地位的是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柏拉图为理性主义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他以理念理解存在。对于人来说,理性优于灵魂和肉体,只有运用理性才能带到真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确立了理性的至高地位。尽管后来康德意识到了笛卡尔哲学的弊端并试图纠正,但并未突破理性主义的模式,主客二分的思想依然存在。随
5、着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理性的过度膨胀,人的生存的丰富性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压制,人的生存危机从未像今天这样表现得如此迫切。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种形式尤其令人心痛,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威胁到了哲学的发展,认为技术理性的昌盛使哲学陷入这样一种恐惧中:如果哲学不是一门科学,它就可能会丧失其威望与效用。人们把哲学不是一门科学看做一个缺点,整个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发展史就是对存在的遗忘史,这种形而上学并[收稿日期]2013-03-01[作者简介]任付新(1986~),男,山东聊城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38任付新海德格尔哲学与庄子哲学比较不“思”。而思的作
6、用在于,它向人们提出“这样一种可能性:眼下刚刚发端的世界文明终有一天会克服那种作为人类之栖留的惟一尺度的技术——科技——工业之特性”。[1]到那时,人类将回归存在的真理,走入存在的澄明。在这里,海德格尔对思的崇尚表达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即哲学应把人从抽象本质世界中解放出来,拉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中。正是在这种境遇中,海德格尔哲学发出了“克服形而上学”的呼吁并踏上了克服形而上学、超越西方哲学传统的道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海德格尔哲学步入了一个与东方哲学相通的境界。下面我们从形而上学层面、具体建构和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对庄子与海德格尔哲学进行比较,透过表面的不同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一、形而上学层面
7、中国哲学中具有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思想进路:从自性出发反观宇宙万物。在禅宗,求心见性本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之道,佛性在人的自然生活中自然显现。所谓“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2],在佛家看来,佛法已经完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了,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力,郁郁黄花莫非般若”,翠竹与黄花都是佛法真意的体现,因此,对佛性的体验更无需外求。所以,只要人们能够随遇而安,在平常心中体验,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顿悟本心,悟得真意。正如《坛经》中所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