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教学计划

2011——2012教学计划

ID:37890328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2011——2012教学计划_第1页
2011——2012教学计划_第2页
2011——2012教学计划_第3页
2011——2012教学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计划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教学质量,特制订此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   高二年级共计8个班级。学生基础不一样,参次不齐,有的计算机操作很熟练(常上机者);有的操作极不熟练(不常上网者),造成两极分化,若开放网络,可调动学生上机的积极性,但又会融入游戏之中,娱乐上瘾。二、教材分析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应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媒体素材的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

2、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本模块由6个主题组成: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及应用、多媒体信息集成、多媒体技术应用专题。上学期我们学习前三个模块。三、达到教学目标1、理解多媒体技术概念,了解其特征;了解多媒体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明确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多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状况;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价值和意

3、义;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密切关系。3、深入体会图型、图像的视觉意义和在表达信息时的效果和特点;理解图型、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掌握图型、图像存储和压缩的基本方法。4、了解图型、图像的获取途径;掌握图型、图像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的意义。5、深入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理解声音数字化表示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字音频对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四、教学进度9月3日—1月9日  共约18周时间多媒

4、体技术应用概述2周图形图像7周声音5周复习、考试                                 4周五、采取措施(一)营造有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学习氛围(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三)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过程。(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他发展。(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适应能力。袁玉霞2011.9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为了深入实施教学改革,使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全面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学

5、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学校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团结、创新、协作、奉献”精神,规范机房管理、完善校园网、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学校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探索教学规律,遵循教学原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农村的学生,条件都不太好。但对微机很感兴趣,因而有强烈的好奇心,所

6、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特点和差距,切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微机课上掌握一定的理论及技能。根据该年级学生在初一的表现,本学期开学后必须认真整顿,狠抓教学常规,继续运用尝试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  2、教材分析: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共2单元内容,供全学年学习。第一单元计算机系统基础,第二单元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1、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理解概念,提高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技巧,熟练利用各种工具。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7、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修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肩负的重任,为祖国的发展而学习。4、在本学期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尝试、发展,抓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四、采取措施1、营造有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学习氛围2、合

8、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过程。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他发展。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适应能力。袁玉霞201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