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

ID:37884224

大小:395.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2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_第1页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_第2页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_第3页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_第4页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7年9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07第14卷第5期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01.】4No.5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关契合朱振武1,王子红2(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2.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11)摘要:蔓国著名作家爱伦·坡目其在诗歌、小说厦文学评论上取得的非凡成就在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别开生面的创作模式并非空兜耒风,其哥特4、说与早期英国小观明显的承继关系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其哥特小说在美国哥特小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后人竞

2、相拉仿的模奉,这主要是固其唯蔓主叉的创作倾向震其超前的创作理惫在心灵深处与读者的审荑契合。美键词:交德加·爱倍·琏;哥特小说;传承;创新;接受是学中圈分类号:Ii0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6522(2007)05—0092—05晏子使楚时曾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艾德加·爱伦·坡作品的接受过程正是如此。他的作品在国内一度被认为格调低下,难以步人大雅之堂。但是随着坡的诗歌、小说以及其创作理论在世界文坛得到认可,坡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尤其“到19世纪束、20世纪初,也就是在坡死后的五十余年达到了顶峰。法国的兰坡,英国的斯文本恩、丁尼生、道生,西班牙的

3、伊巴涅兹等人,都奉坡为文学大师,以至于给他带上了‘精神与文学主义’的桂冠”。C1]我国对爱伦·坡的研究近年来也有长足进展,前期多涉及坡自身与其作品中形象间的关系,近来又进一步深人其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而对坡在文学传统传承上的研究则鲜有述及。坡的创作取得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的原因很多,哥特元素就是其一。仔细研读坡的小说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在他的近七十部短篇小说中,《门泽哲斯坦》、《厄舍古屋的倒塌》、《陷阱与钟摆》、《泄密的心》、《黑猫》、《红死魔的面具》、《丽姬娅》等小说都属于哥特小说之列。o坡在哥特小说创作上深受英国早期哥特小说的影响}同时,坡的这些具有哥特元素的小说在

4、继承英国哥特小说传统的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创新与突破,从而极大地拓延了哥特小说的审美阈限。哥特(Goth)一词最初指日耳曼民族的一些部落,其中居住在罗马帝国北部和东部边界的哥特人伙同伦巴族人、汪达尔人以及匈奴人频繁地越过多瑙河袭击罗马,并最终摧毁了辉煌灿烂的古罗马帝国,使那个文明的世界坠人了数个世纪的世事混沌黑暗之中。⋯因此,哥特一词在当时含有“野蛮的”、“未开化的”、收稿日期:2007—01-29作者简介:朱振武(1953-),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王子红(1976一),男,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讲师。①详见著名英美文学专家《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小说》(代总序)一文,载肖

5、明翰主编“西方经典文丛英美哥特小说”之《爱伦‘坡哥特小说集》,肖明翰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另见肖明翰的《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载《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二期)。本文还参考了英国哥特小说专家李伟萌先生《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和《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等两部著作和他关于英国哥特小说的多篇学术论文。本文还得到董乃斌先生的关心和指导。在此一并致以谢意。92—万方数据“粗鲁的”等含义。而后的发展中。“哥特’一词具有了三个主要内涵:野蛮的,如中世纪哥特人的

6、行事风格,也暗含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的鼎故革新之意I中世纪的,这是与城堡、盔甲骑士以及骑士制度相联系的;还有超自然的意思,是与恐惧、未知及神秘联系在一起的”oE33。哥特”一词的能指意义首先出现在艺术形式中时,指的是一种建筑风格。这种建筑是12世纪末继罗马纳克斯建筑而兴起于法国北部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以尖形拱门代替了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门,且以城堡和教堂为主,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然而,在英国,由于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抗衡,创办国教,导致了许多大大lJ,d,的教堂、修道院之类的哥特建筑逐渐沦为废墟。英国人开始将一些彻头彻尾的伤风败俗行为与罗马天主教的某些思想和惯例相联系I与此同时

7、,出没于这些断垣残壁中的僧侣和女尼头戴风帽,长袍飘飘,其形象与人们心目中典型的裹着尸衣的幽灵形象相契合。这无疑成了触发作者与读者内心审美接受的一个扳机,从而催生了“哥特小说”这种全新的文学介质。贺拉丝·华尔浦尔(1717—1797)把他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第二版的副标题命名为“一部哥特小说”,从而开创了哥特小说的先河。该小说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中世纪古堡内的故事:古堡主人曼弗雷德是位暴君式人物,其祖上早年以下犯上,而累其子孙一直为一个预言所困扰,说如果他没有男裔继位,其后裔子孙将被合法的继承人赶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