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

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

ID:11612628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_第1页
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_第2页
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_第3页
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_第4页
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伦坡与其哥特审美风格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引言………………………………………………………………………41死亡在小说中是氛围与情节…………………………………………72死亡隐喻了人类的困境,是美与恐惧的极致和终结………………142.1死亡隐喻了人类的困境………………………………………142.1.1死亡隐喻了人类困境中的不自由和孤独…………………152.1.2死亡隐喻着人类身处在无理可循的困境中………………172.2死亡是美与恐惧的极致和

2、终结………………………………19参考文献………………………………………………………………24英文文献………………………………………………………………25英文文献翻译…………………………………………………………29后记……………………………………………………………………31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中死亡主题的内容和意义摘要埃德加.爱伦.坡,美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天才式人物,以其隽永的文学创作和悲剧式的人生命运闻名于世,一直以来,学界对他的了解和研究,和其本人的性格一样,一直与潮流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第一章第一节死亡作为

3、情节和氛围出现在小说中在《厄舍府的倒塌》中,死亡出现在文章的中间和末尾,中间的“死亡”(假的死亡)发生在作为作者“从小就是好朋友”但“许多年未曾谋面了”的罗德里克·厄舍的妹妹玛德琳小姐身上:“有一天晚上,他忽然告诉我,玛德琳小姐去世了,他说他打算把她的尸体放进古厦的地窖中保存两个星期,再举行葬礼。”(人们文学出版社2003年《爱伦坡短篇小说集》,P51)在这里,死亡作为故事的一个中途情节,对小说的情节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小说的起初,就为我们展示出一种颓败、阴暗的局面:“  在这年秋天的一个沉淡、阴暗、寂静的

4、白日,天上的云彩低垂。……暮色降临时,我终于看见了那阴沉的厄舍古厦。……我望着前面的景象——望着这幢房子和它周围的地貌,望着光秃秃的墙壁,望着眼睛般的窗户,望着那一排排蓑草,望着那几株死树的白树干,……这样一想,我便策马来到池塘陡峭的边缘,观看灰色的蓑草、丑陋的枯树干,和那眼睛般空洞洞的窗口,我心中忽然打一个冷战,情绪变得比刚才更为压抑。”(人们文学出版社2003年《爱伦坡短篇小说集》,P51)进入厄舍府后,厄舍的坏境同样是使人隐忧的:“使自己相信古厦及其周围的地区笼罩着一种特有的气体,这种气体与天上的空气不一样

5、,它是从朽树、灰墙和宁静的池塘中溢出来的,是一种神秘的毒气,压抑、惰滞、蒙蒙的可以看到,呈铅灰的颜色。“我努力摆脱这种恍如做梦的感觉,更为仔细地一点点观看古厦的真实面貌。它看上去极为古旧。由于年代久远,房子的色泽消褪得厉害。古厦的外表生满了苔藓,屋檐上蛛网密布。然而房子并没有严重损坏,没有一处坍塌。  “它的各部分仍然十分完好,不过古厦上的每一块石头似乎都要粉碎。整体的完好与局部的败落,这二者看上去极不协调。这一点使我不由地想起那些长年无人问津的地窖中的外强中干的木器,它们多年未接触过外面的空气,看上去是好好的,

6、里头其实早已朽烂不堪。然而,这座古厦除了这种广泛的败落迹象外,在结构上却没有什么不稳定的征兆。仔细观察,也许会发现一道难以辨识的裂缝,从房子正面的屋顶开始,呈锯齿形沿墙而下,一直通入池塘的死水之中。”(人们文学出版社2003年《爱伦坡短篇小说集》,P43)种种的迹象都有一种暗含的死亡意味,同时,第一次出场的玛德琳小姐也十分配合地印证了这种隐忧:“他却有些犹豫地承认说,他的这种忧郁是有根有源的,他的爱妹就长期患有这种严重的精神病,精神几乎崩溃。这个妹妹是他多年来的唯一同伴,也是他世上的唯一亲人。他痛苦地说:“她若是

7、一死,我们厄舍老族就剩下我这一根独苗了。”(人们文学出版社2003年《爱伦坡短篇小说集》,P45)他这样说着的时候,他妹妹玛德琳小姐从房间的远处走过,她没注意到我,很快就消失了。我怀着一种惊恐的心情注视着她,这种心情我是无法描述的。我望着她那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不由茫然失措。 当房门终于关上时,我的目光本能地回到我朋友脸上,急切地想看看他是什么个表情,但是他已用手捂住了脸,我只能看到他那张开着的手指显得越发苍白,滴滴泪珠顺着指缝漏出。”(人们文学出版社2003年《爱伦坡短篇小说集》,P45)如同在卓青《重回死亡—

8、—纯粹个人主义与其世界的可能》一文中所描述:“  这注定是一起谋杀。必须谋害这个人,而又是不能公开的。这是在背后,在此地与彼处秘密谋划的阴谋,彼此不交一语,从无联络,仅仅暗地算计,悄悄窥视。因而,毫无征兆的,毫不引人注目的,他动手了。”(BBS 水木清华站,Mon May  6 03:43:45 2002)厄舍兄妹最后的死,与其说是一种怪异的哥特式消亡,更不如说是作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