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学案)

甲午中日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学案)

ID:37795125

大小:3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甲午中日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学案)_第1页
甲午中日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学案)_第2页
甲午中日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甲午中日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考点呈现】单元知识内容识记理解运用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中日《马关系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美、苏、英、中等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梳理】1、甲午中日战争:(1)主要原因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对外扩张(2)时间:1894至1895年(3)重要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在战役中英勇抗击日寇,最后壮烈殉国。(4)结果:清政府再次失败,签订《》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增辟沙市、重庆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1945年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火线:催化剂:交战双方和轴心国和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扩大:进一步扩大:转折:战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登陆欧洲战场结束:攻克重要会议、性质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练一练】判断正误: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1年的殖民统治。()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遭受的第一次惨重失败。   ()选择题:3、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西方的没落”中的“西方”应该是指:()A.英国、法国、德国、俄国B.英国、

4、法国、德国、美国C.英国、法国、德国、奥匈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4、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重点难点剖析】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2、萨拉热窝事件3、慕尼黑会议【

5、练一练】材料题: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美R.R.帕尔默《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摘自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材料

6、三: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摘自《圣彼得堡来客》(1)材料一中“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体现这场“战争”残酷性的战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的“言中”是指何事?(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学

7、习拓展延伸】1、结合下列图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2)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李大钊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年,开罗会议2、当今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两国关系将如何发展令世人瞩目。针对日方近年出现的多种损害中日关系的动向,中国理所当然地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试分析中国该如何反应?3、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过两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结合材料,试以中国角度分析在这两次战争中中国一败一成的原因。材料一:战争期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筹

8、备六十庆典,“但求从速和解了结,免得耽误做寿”。材料二:伊藤博文形容清政府“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材料三: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全中国同胞、政府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解放周刊》第十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