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82247
大小:114.9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31
《孔子的社会理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的社会理想赵士孝摘要孔子的大同思想,其主要特点是“天下为公”。大同思想确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大同思想是对历史上优秀思想的继承和总结。大同思想与小康思想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谓《礼运》篇中的大同思想属于墨子的观点是根本不成立的。关键词大道天下为公唐虞之道天下为家六君子货力为己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10)04-0049-09作者:赵士孝,男,1931年生,浙江余姚人,郑州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州450052孔子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其中更主要的是实现大同社会。孔子这
2、一思想是他整个政治观点的要害和精彩之处,是闪亮点,对后人的影响也很大。它对中国现当代社会来说,也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大同思想为人类提供了一座社会理想的灯塔孔子的大同思想,在《礼记·礼运》篇中谈得最为明确,也最为系统。按这篇文章记载,说周代冬天十二月,有一种祭鬼神的宗教仪式,名为蜡祭。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作为名流和有影响的人物,被邀参加了祭祀并饮酒。饮酒完后,在门楼上游观。这时候,孔子很有感慨地叹了一口气。他的弟子子游问孔子:“老师,你感叹什么啊?”紧接着孔子就说了一大段有关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的言论。有关大同世界的言论
3、是这样的: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一大段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有关大同社会的一系列观点: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第一,他把这个社会叫做“大道之行”的社会。孔子一生,以“闻道”为最大志愿。他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
4、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他这里所谓的“道”,有规律、真理之意。“大道”,就是大的规律、大的真理。在他看来,实现大同社会,就等于实现了社会发展的最大的规律,实现了最理想的真理境界。第二,他指出大同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天下为公”。可以说,这是孔子在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也是最重要的论断。他认为社会发展的最早时期是公有制社会,是一切“为公”的社会。他这个发现,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著作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在氏族
5、内部确实是实行公有制的,“凡是共同制作和使用的东西,都是共同财产:如房屋、园圃、小船”①。人与人之间“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妇女在内”②。孔子根据周代已有的历史资料发现了这一点,这就很了不起。他还把“天下为公”看成今后人类应当争取的目标,这就更了不起。他为人们提供了一座社会理想的灯塔。第三,孔子指出,在大同社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正证明,原始社会实行的是公有制,不是私有制。在原始社会,氏族成员每天出去采野果、捕鱼、打猎,目的都是为了氏族成员的温饱,所以说“不必为己”。采集来的食物
6、、财富全部归氏族所有,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都归氏族大家庭所有,没有必要自己藏起来,但不能浪费,不能随便抛弃,所以又说:“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原始社会这一特征,使它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区别开来。第四,他指出大同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在氏族社会,上面一个氏族首领,下面的男人女人都能得到同样的爱,也有同样的义务去爱别人。他们之间相互帮助。老年人、幼童、鳏而无妻者、寡而无夫者、孤儿、独身无靠者、病人、残废者,都有人抚养,壮年人也不会失业。“共产制的家户
7、经济和氏族都知道它们对于老年人、病人和战争残废者所负的义务”③,这都是事实。第五,“选贤与能”。孔子指出,在夏商周以前的“天下为公”的社会,其首领是推选出来的贤人和能人,不是世袭的。这一点完全符合事实。他认为三皇、五帝,包括尧舜禹这些帝王都是公众推选出来的,是禅让而非世袭的。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原始社会的氏族酋长都是由议事会或人民代表会议选出来的。那时国家作为压迫人民的机器还没有产生。这可说是管理权上的公有制。第六,“讲信修睦”。这就是说,大同社会是一个讲究诚信和睦的社会,相互之间和谐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
8、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95,95页。·50·孔子的社会理想相处,不搞阴谋诡计,即使在氏族之间也如此。在原始社会,面临的强大敌人主要是自然灾害,为了战胜自然灾害,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起来,休戚与共,必须以诚相待。第七,“男有分,女有归”。这是说,男人都有自己的事,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