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AT和外显刻板印象的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AT和外显刻板印象的阅读报告一、关键定义(1)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简称IAT)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2)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个人类群体形成的知识、观念或预期,根据群体的不同分类标准,刻板印象包含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1]、地域刻板印象等。刻板印象一方面能使人们高效地认识外部世界,另一方面也使之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自身的态度、观念等主观因素而造成
2、严重的“认知偏差。(3)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ExplanatoryBias,SEB)是指个体在与其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中表现出的解释偏差[8]。解释偏差(ExplanatoryBias)反映了归因偏向的存在,SEB指标所具备的特色在于巧妙地结合了人的归因与人的态度,利用个体从归因上所表现出来的解释性偏差来反映人的内隐刻板印象。二、TAT的信度和效度(1)信度IAT的信度高于一般内隐测验,但仍普遍低于外显测验的理想水平。重测信度较低可能是由于被试在不同的IAT测验中运用不同的反应策略所致。众多研究都发现IAT的á系数较高,á系数高不能完全确保测验的内部
3、一致维度过时(在IAT关键任务中要求作出的反应往往在20次以上)。(2)效度IAT具有相当的聚合和区分效度。Cunningham等的研究却认为IAT同其它内隐测验方法有可靠的相关,并且所测的是同一潜变量。三、IAT实验的一般程序第一步进行靶概念词练习,尝试20次,相当于每个词练习2遍。步骤二进行属性词练习,尝试20次,相当于每个词练2遍;步骤三是不相容任务尝试20次;步骤四是不相容任务,与步骤三完全相同,取该步骤记录结果作为统计分析原始数据;步骤五是对靶概念词的再次练习,除了按键相反,其它和步骤二相同;步骤六是相容任务;步骤七是相容任务,与步骤六完全相同,取该步骤记
4、录结果作为统计分析原始数据。四、数据处理方式和改进(1)在IAT测验中,通常程序会将快于300ms的反应计300ms,将慢于3000ms的反应计为3000ms,并将每次反应时作对数转换。将反应时数据作对数转换使以往研究中数据正态化,但最近研究结果却开始质疑其有效性,人们认为传统的IAT数据转化方法可能无法对被试认知加工速度造成的误。(2)如果将被试的每一次反应时按测验中所有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和标准差转化为Z分数后再计算IAT效应,年龄间的差异就不明显。最近,Greenwald等人对IAT数据转化的方法作了类似改进,发现该算法提高了IAT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以及与外显测量间
5、的相关系数,而且对顺序效应、练习效应、个体加工速度差异等方面能更好地加以控制。GNAT测验的优点(1)GNAT测验(TheGo/No-GoAssociationTest),它仍保留了IAT的2个关键任务,但用信号检测论中的辨别力指数作为指标。GNAT要求被试对一些刺激作出反应而忽视另外的刺激,例如,测量被试对花朵的态度,呈现给被试花朵、正性、负性3类刺激,在任务1中要求被试对花朵和正性的刺激作同一反应,而忽视负性刺激,任务2中要求被试对花朵和负性的刺激作同一反应,而忽视正性刺激。对比其击中率一般会发现任务1成绩高于任务2,反应了被试对花朵的内隐偏好。(2)与IAT相
6、比,GNAT的特点在于不需要有作为比较的一对客体概念,就可以获得“直接”的而非相对的内隐态度经典实验大学生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加工模式优点内隐实验设计巧妙,引入了对专业和姓名的分类,跟之前的实验复杂但操作不单调,能提高被试的注意力。外显测验的问卷在指导语的设计上具有开创性的作用,从而对其信息加工模式具有重大的影响。IAT的不足IAT测量的是两个概念和属性之间的联系,是被试面对计算机上呈现的刺激、激活自己头脑中的相关联系后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快慢情况,而联系并不必然等于态度,并且被试对词语刺激做出的反应可能只是他对词语刺激的字形、颜色等物理属性做出的反应,并非是真正测量所
7、得到的结果。测验情景单调、枯燥,次数繁多,导致被试耐心不足,影响实验结果。IAT实验的注意问题实验程序要标准化(指导语、字词图像的排列实验环境等)实验的被试的特质(年龄、群体特征、教育水平)符合要求实验的练习效应、任务序列效应要慎重IAT与外显测验结果差异的一般归因(1被试的态度强度(2)所测事物的敏感程度(3)被试的个性特征(4)被试知觉的自己与他人对事物的评价差异(5)被试使用的信息加工模式不同,IAT使用的是自动加工模式,外显测验使用的自动和控制加工。SEB实验的基本程序编制SEB问卷(问卷的题目数量上对一致、不一致、中性条件进行平衡)实验时让被试根据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