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研修报告

团队研修报告

ID:37695335

大小:2.7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团队研修报告_第1页
团队研修报告_第2页
团队研修报告_第3页
团队研修报告_第4页
团队研修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队研修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曾晓云团队研修报告——2014级语文组【主题研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研磨历程】一、确定备课内容2015年10月10日收到通知并进行第一次备课,成立了6人研修团队,包括邓洪文,谢焕宇,覃海涛,张玉珊,姚秋丹和曾晓云六位老师.明确了赛课篇目和时间。主备教师(曾晓云),负责内容(《七颗钻石》)以及集体备课讨论时间(2015年10月10日)。二、由主备人自主备写预案。曾老师自主查阅资料备课,以下为她上传的自主备课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三、集体议课、说课。(一)、主备教师曾晓云老师根据教案进行教学思路

2、说明-11-曾晓云老师主持大家集体备课并阐述《七颗钻石》的教学思路(二)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修改。1、就如何使学生“会学”进行讨论陈文曦老师:何老师的教学流程非常顺畅,非常讲技巧,非常注意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这堂课的教学流程,板块非常明晰整体理解课文,有两个环节:一是找出课文中记叙和议论的文字,搞清楚记叙文的叙述和议论文的叙述的区别;二是概括各段大意,理出分论点和中心论点重点精读课文,也有两个环节:一是精读第二小节,分析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二是精读第四小节,把握作者情感,感悟白求恩精神,背诵这样的流程设计,教者教得有略,学生学

3、得明白,教学推进一步一个脚印,重点难点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充分表现出何老师语文教学功底很深,教学技艺精湛,驾轻就熟,游刃有余。2、就如何使学生“乐学”进行讨论胡燕明老师: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的做法,是我们语文教学所需要提倡的。教学要接近生活,也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喜爱的球类运动引入,巧妙的找到一个有着“白求恩”外号的冰壶教练丹尼尔,由丹尼尔谈到白求恩精神,进入课文的学习。曾晓云老师:我们上周出差到南宁聆听了韩军老师的课,那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韩老师对字词的品味,不是一味地问学生,“这个词好不好,为什么?”“能否

4、将某个词换为某个词”-11-之类的套话,韩老师巧妙地以自己朗读,学生给老师评分的形式,引导学生辨一辨,为何不给老师打满分,到底是原文的词好,还是老师朗读用的词好,在诙谐的氛围中,很好地落实了词语的准确性及生动性的问题,化有形于无形之中。可以学以致用,将这一方式运用到教学中。四、主讲曾老师上示范课2015年10月12日早上,曾老师在2014级6班自主磨课,下午在2班给全组老师上示范课。课后集体反思,老师们针对曾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评课,并讨论交流教学中遇到的情况和经验。曾老师在课后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避短扬长。(

5、详细见附录的集体备课记录表)五、完善整理形成文本电子档保存到备课组资料库集体备课记录表活动类型集体备课活动负责人曾晓云活动时间2015年10月活动地点年级办公室活动主题《七颗钻石》主讲人曾晓云老师参加对象语文组全体教师申请学时1学时组内讨论活动内容及一、主讲人何波老师反思《纪念白求恩》作为议论文单元的第一篇,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议论文的兴趣和习惯不容忽视。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为避免教学的呆板乏味,我绕开了常态的对议论文三要素的解说,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在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在上课时主要分为引入新

6、课——细读课文——研读课文——课外延伸等几个主要环节。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手段的选择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同时在让学生获取新知识时,也比较讲究方式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从已知中获取新知。二、组内老师评课、议课-11-进程1、邓洪文老师:听何老师上课,有“如坐春风”的感觉,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亲切,课堂氛围如此的轻松,而她的学生又是那样的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仿佛鸟儿在天空游弋、鱼儿在水中穿梭。《纪念白求恩》是篇议论文,这种文体初中学生接触的不多,也似乎不太喜欢,不像读散文、小说那么来劲而

7、且在眼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多元的背景下,教这种思想教育色彩很浓的议论文,一般比较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在何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得很投入,接受思想教育也非常的自觉,教学效果非常好。2、彭瑞萍老师:何老师的教学主张非常鲜明,非常注意突出主体性,非常注意让主体去体悟。观何老师的教学,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她的学生学得很主动,很积极,她的课堂是真正的学生课堂、学习课堂对课文的感知,是学生自己在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学生自己在思考;对课文的分析路径,是学生自己在探究;对学习方法的积淀,是学生自己在完成的。尤其值得一提的,

8、是她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阅读课文时,处处注意同时让学生感悟写作的技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何老师一直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点拨者、推进者,师生的关系非常的融洽,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度生命美景的历程,而这种历程并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止。3、孔繁荣老师:语文教学最怕脱离文章进入望文生义的误区。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