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对比升华(团队研修报告)

承上启下对比升华(团队研修报告)

ID:33904895

大小:58.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承上启下对比升华(团队研修报告)_第1页
承上启下对比升华(团队研修报告)_第2页
承上启下对比升华(团队研修报告)_第3页
承上启下对比升华(团队研修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承上启下对比升华(团队研修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承上启下知识升华——《等式的性质》团队研修报告柳州市第十二中学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早上好!我们是柳州市十二中数学研修团队。我们的研修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节一一等式的性质的第一课时。我们的研修主题是“承上启下知识升华”。一、主题研制本节课《等式的性质》是《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它旨在为后续学习解方程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以后在代数几何中进行量与量之间的转换,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对前一小节估算方法求方程的解的一次推进,更是对小学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一次变革。因此,我们以“承上启下,知识升华”为主题,以

2、新课标为准绳,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提倡同伴互助、合作探究、以点带面,体现榜样作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切实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二、教材分析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适合初中学生学习,降低学习难度,本章从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的“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主要依据。本小

3、节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论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将为后面3.2节和3.3节进一步讨论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准备理论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掌握等式的性质;2.能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点:1•探究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性质。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掌握等式的性质。三、学情分析从课程标准看,在小学阶段中已经有关于等式的性质、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已经对等式和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解简单的方程,这些基本的、朴素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内容

4、是在前面对等式、方程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从“数”上升到“式”,而在前面两个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的迁移知识,完成从数到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们对任教的班级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一一全班50个学生中,有36个学生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有25个学生会能用估算的方法求方程的解;有20个学生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精心设计了引入和活动,慎重挑选了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例题和练习。、研磨历程小龙问题一:在我们的教参里,这个小节安排了两个课时,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应该怎么

5、来设计这节课的内容?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水平?我真的是太纠结了!建议: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教学目标贪多求全样样都要实现,其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抓不到,这节课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了。我们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等式的性质的升华,完成由数到式的跨越。教参里安排了两个课时,我们不妨把第一节设计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小龙:什么是较简单的方程呢?答:就是只用一个性质就能解的方程,那些需要用到两个性质才能解的方程我们留到下节课来解决。问题二这两次试教,分别使用了“国庆阅兵方阵问题”、“父子年龄关系问题”来作为课前引入,大家讨论的时候都觉得不错,但是

6、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发现引入时间过长、吸引力不够,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课前引入到底应该怎么设计?请大家给点建议吧!建议:问题情境的设置一定是为教学冃标服务的,好的问题不仅引发思考,更能将新旧知识衔接,我们不妨从上节课的内容来切入这节课,抛出几个方程给学生估算方程的解,在这几个方程里,有一看就知道答案的简单方程,还有学生不容易估算出解的复杂方程,引出对等式的性质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后面逐步过渡到利用等式的性质讨论方程的解法进行铺垫。问题三: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动”得还不够,活动环节应该设计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呢?

7、建议1:不妨设计一道能一题多解的方程题,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发言O建议2:可以邀请几个学生来做小老师,帮助同学来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掌握知识,再利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对于学主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出手相助。问题四:这节课的内容很简单,学生接受起来也很容易,为什么他们在做题的时候却很容易岀错呢?建议:授课过程中要深挖等式的性质的内涵,设计问题:在等式的性质中哪些是关键词?引导学生说出“等式的两边”、“相同的数或式”、“不为0”等,在能力提升题中,岀现不同的类型的题目以及逆向思维的题组、用学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最本

8、质的数学内涵,也使知识在叙述中转向严谨、务实。语言严谨,书写严谨,思维严谨,贯穿着整个课堂。五、研修思考:研课的过程漫长而辛苦,尤英在思索得不得正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