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

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

ID:37646144

大小:526.4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7

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_第1页
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_第2页
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_第3页
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_第4页
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2.1应力状态(一)应力张量及其分解、应力不变量图2.1物体内任意点处的应力状态可以用对称的应力张量表示:xxyxzyxyyzzxzyz由剪应力互等定理知:,,xyyxzxxzzyyz用下标表示法,(i,j=1,2,3)。令x=x1,y=x2,z=x3,应力张量可表示为:ij111213=(2—1)ij212223313233由弹性力学知,每一点上存在三个互相正交的主平面,在其上只

2、有正应力而没有剪应力,其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图2.29图2.2所示微元四面体由三个坐标面和一个斜面所组成。其中:dF:斜面面积,lx,ly,lz:法线n的方向余弦,简记为li(i=1,2,3)。p:斜面上的总应力。px,py,pz:p沿三个坐标轴的分量,简记为pj(j=1,2,3)。l1dF,l2dF,l3dF:微元体三个坐标面的面积由微元四面体的平衡方程可得:pj=σijli(2—2)斜面上的正应力σn为总应力P沿法线n方向的分量,它应当等于各分量pj沿n方向投影之和,即σn=pjlj(2—3)(2

3、—2)代入(2—3)得:222=lilj=lll2ll2ll2ll(2—4)nijx1y2z3xy12yz23zx31斜截面上的剪应力τn为:2222222pppp(2—5)nnxyzn若斜截面是主平面,则τn=0p=σn=σ,即p沿n的方向,且等于σ。故每一pj等于σ在该方向上的投影:pj=σlj(2—6)(2—6)代入(2—2),得到对于方向余弦的一组齐次线性方程:σijli-σlj=0(2—7)222∵lllll=1(2—8)123ii∴l1,l

4、2,l3不能同时为零。∴(2—7)式的系数行列式必为零。即xxyxz=0(2—9)yxyyzzxzyz由此得:32III=0(2—10)123式中,I1xyz222I()2xyyzzxxyyzzxxxyxz(2—11)I3yxyyzzxzyz2222xyzxyyzzxzyzyzxzxy(2—10)有三个实根,对应三个主应力,,。123显然,这些根仅与该点的应力

5、状态有关,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I1,I2,I3也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分别称为应力张量(2—1)式的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以任一个主应力σj(j=1,2,3)代入(2—7),三个方程只有两个独立,利用其中的任意两个方程与(2—8)联立可解出主应力σj(j=1,2,3)的方向余弦,从而确定σj所在的主平面的10方位。可以证明,三个主平面的方位互相垂直。当x,y,z轴和三个主轴方向一致时:I1123I()(2—12)2122331I3123111平均应力:I

6、(2—13)m1123xyz333由§1.4中Bridgman的试验结果可知,在各方向同时作用有大小为的应力时,相当于静水m压力(或反向的静水压力),它不产生塑性变形,所以从应力张量中将各向相同的分离出来,m对于研究塑性变形更为方便,即xxyxzm00xmxyxz00(2—14)yxyyzmyxymyz00mzxzyzzxzyzmsssx

7、xyxzxmxyxz令:ssssijyxyyzyxymyzssszxzyzzxzyzm(2—15)则(2—14)变成:s(2—16)ijmijij:Kronecker符号,其定义为:ij1,当ijij(2—17)0当ij:应力球张量,表示三向相等的正应力;mijs:应力偏张量,简称应力偏量。ij应力偏张量也是一种可能单独存在的应力状态,也有自己的不变量。J1,J2,J3表示应力偏张量的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仿照(2—

8、11)式可得:Jsss31xyzxyzm222J(ssssss)2xyyzzxxyyzzx(2—18)1222222[()()()6()]xyyzzxxyyzzx6222Jsss2sss3xyzxyyzzxzyzyzxzxy当x,y,z轴方向和主轴重合时:J011222J[()()()](2—19)21223316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