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28031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6
《十二五规划与民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二五”规划与民生在民盟首届民生论坛(2010)——收入分配与民生上的演讲郑功成来源:人民网一、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永恒主题 1.民生维艰是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如果客观地看待改革开放的动力,客观的、历史的结论应当是穷则思变。因为30年前的GDP仅3600多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仅1100多亿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达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30%,许多人处于挨饿受冻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改革开放便不会有出路。 2.民生改善是中国改革发展30年多来的主要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卓越成就,最重要的无疑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
2、增长与国民财富的快速膨胀,GDP、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均在100倍以上,经济发展带来的客观结果是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迅速下降到2000多万人,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减贫效果最显著的国家,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进入了小康与富裕阶层,共同贫穷的时代被送进了历史。因此,民生得到持续大幅度改善,应当是30年来国家发展的主要成果。 3.近年来民生全面升级是国家必须认真应对的挑战。在肯定民生得到持续大幅度改善的同时,不必讳言,近年来人民群众的不满意感在明显上升,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各种民生问题的诉求全面升级。例如,尽
3、管教育事业在发展,公共教育投入在持续增长,教育福利性在不断增强,但城乡居民对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教育事业发展的均衡性以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的满足程度均存在着不满;尽管三十年来转移了二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增长几乎相当于欧洲国家全部就业人口,但就业难、就业不平等、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公众不满的重要方面;尽管三十年来国民财富在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普遍得到了国家发展的实惠,但对收入分配现状的不满感却明显具有普遍性;尽管三十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在改革中加快建设,但公众的不安全感并未消除,后顾之忧甚多,更普遍缺乏稳定的安全预期;尽管农
4、民工的境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就业歧视在许多领域不再存在,但新生代农民工与流入地居民的利益冲突却在不断强化,同工同酬同制同权的诉求急剧高涨;尽管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普遍大幅度改善,家庭财产结构走向电气化、机动化、金融资产化,但因环境污染、公共文化缺失、竞争激烈等多种原因,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却在某种程度上下降了,等等。可见,中国的民生问题确实在全面升级,这既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客观表现,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认真应对的挑战。 如果不能从历史的、辩证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的发展变化,国家发展就可能迷失方向;如果不能从发展的视角解决好新时期的民生问题并顺应不断升级的民生
5、要求,国家发展就可能迷失目标。因此,民生问题客观上构成了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永恒主题。 二、全面改善民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使命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民生问题全面升级不等于民生问题全面恶化,民生问题升级是国家发展进步的表现,而民生问题恶化却是国家停滞倒退的标志。然而,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待现实中的民生问题,都决定了全面改善民生应当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使命。 1.民生改善应当与国家发展升级保持同步。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将共同贫穷送进了历史,也将发展不足与贫穷落后、财力薄弱送进了历史,目前的中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事实上已经成为
6、一个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从农业国到工业国,从农牧文明到现代文明,不仅应当表现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率等的巨大变化上,还应当表现在城乡居民的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同步得到改善方面。因此,不能只看到高估中国发展成就会损害经济社会正常发展,还要看到低估中国发展成就同样会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拒绝承认中国的发展已经升级,也不利于民生事业的发展与民生的持续改善,最终导致的可能是深刻的社会危机,乃至深刻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2.利益失衡与社会冲突必须通过全面改善民生才能化解。收入分配的长期失衡,直接影响了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提
7、高,它不仅使利益分割的格局趋向固化,社会结构急剧分化,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而且构成了现阶段一切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深刻根源。公众对社会公平的认可度严重偏低,群体事件与极端个案不时爆发,官民对立情绪不断恶化,等等,均揭示了社会风险在高速积累。因此,只有全面改善民生,才能促使利益格局趋向合理化,才能缓和社会冲突,才能真正迈向和谐社会。 3.人民的呼声与民生诉求需要顺应。从国家的本质而言,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在当代世界应属天经地义,政府的合法性应当来源于顺应人民的呼声并不断满足民生诉求。在现实中民生问题全面升级的背景下,理性的发展对策便应当是民生为重,
8、将富民摆到优先位置。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进步,民生才能持续、不断地得到改善。 总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