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

ID:37553998

大小:331.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5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_第1页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_第2页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_第3页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_第4页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钟焓本文对迄今尚无学者做过专门研究的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它所据的汉文底本既不是当时官定的《武经七书》本,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宋以前的古本,而是与《武经七书》本和古本均有联系的本子,但与古本的契合程度更高。这种内容上的双重性反映了该版本在《三略》的流变史上处于从古本向以《武经七书》本为代表的今本过渡的位置。关键词《:黄石公三略》西夏本文献版本作者钟焓,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讲师。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1909年沙

2、俄科兹洛夫考察队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发掘了黑水城遗址,出土了大批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汉文和西夏文文献,其中西夏和元代的汉文和西夏文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以后西夏学研究的资料基础。这批文献后来移藏俄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苏俄学者率先投入对它们的整理研究工作。在西夏时期的西夏文文献中主要是夏译佛经,此外还包括了一定数量的汉文典籍的西夏语译本如《论语》《、孟子》《、孝经》《、贞观政要》《、六韬》、《孙子》《、黄石公三略》《、类林》等。近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对西夏文资料的整理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上面提到的那些夏译汉文典籍为例,除了

3、《黄石公三略》(以下按惯例简称为《三略》)之外,其他大都已被翻译考释过,并以此形成了若干西夏学研究方面的基础性专著。但对于《三略》,自从被俄国学者识别出来后,长期以来却只有聂历山从其正文中摘引过个别的词句以作为其遗稿《唐古特文学》中西夏语字典部分的例句。①可以说,对该文献的完整解读这一基础工作迄未进行,更不用说将西夏本与传世的今本《三略》加以对比研究以确定其在兵书研究史上的地位了。然而从兵书类文献整理的角度来看,对西夏本《三略》进行整理研究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三略》一书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5—1088)与《孙子》《、六韬》等其余六

4、部兵书一起被朝廷正式定为武学教本,总称为《武经七书》。但随着这一定本化《,三略》的其他版本在社会上的流传就日益稀少最后竟趋于流失,以致我们今天已经不能再从传世典籍中找到一个与《武经七书》本存在差异的来源更早的本子。而从发现品的时代上看,西夏本的出土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稀有的可与《武经七书》本作比照的宋代版本。这对我们认识此书的版本歧异①聂氏的引用见其遗著《唐古特文学》(ТангутскаяФилология,Москва1960)中的字典部分的以下各页:卷Ⅰ第185、218、263、273、307、480、490、541、547、590页

5、,卷Ⅱ第9、132、190、206、207、225、234、340、342、382、389、459、483、553、580页。85©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和内容变迁来说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对西夏本《三略》文本状况的详细介绍见于1963年在莫斯科出版的由戈尔巴乔娃和克恰诺夫合编的《西夏文写本和刊本》:《黄石公三略》,инв.No.578、715、716。刻本,蝴蝶装,叶面18.5×11.5cm,版框15.5×

6、10.5cm,有双行小注。No.578:卷上,叶17左—叶26右,18面,保存中等。No.715:卷上,叶1—26;卷中,叶27—34,64面;卷下,叶35—43,18面(卷尾残)。No.716:卷上,叶7—26,40面;卷中,叶27—34,16面;卷下,叶35—41,12面,保存较差,前数叶残。①西夏文《三略》的照片现已刊布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图录中。②西夏文《三略》实际上是包括同一版本的三份残件,其中《上略》的大部在三份残本中均有《,中略》和《下略》的各一部分也可在两份残本中找到。《俄藏黑水城文献》在出版时已做了

7、必要的缀合拼接工作,方便了研究者的释读。本文目的即在对西夏本《三略》现存正文部分解读的基础上再对它与以《武经七书》本为代表的今本正文之间的差异以及该本在《三略》版本中所处的文献学地位等问题加以考察。经过对西夏本《三略》现存部分的完整解读,③可以确定其正文内容相当于从今本的开始部分一直到《下略》的“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受其害”处,这大致包括了今本正文内容的绝大部分。下面我们先来检查西夏本《三略》正文中完全不见于以《武经七书》本为代表的今本的正文:(下文的省略号表示原残且无从估计所缺具体字数者,□表示原残或漫漶不清者)④⋯⋯有图文在

8、河中龙龟之脊⋯⋯此等所显者皆吉祥之兆也。此法⋯⋯者少有。今三略者世中⋯⋯其法自明。吾观此书⋯⋯主将副将当用心览之。故⋯⋯中疑有言义⋯⋯———见于卷首正文开始之前⑤故明君自谦而□人。———上接今本《上略》“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