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ID:37467754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癌症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化疗仍是妇科恶性肿瘤躯体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患了癌症,许多病人就会出现紧张、抑郁和焦虑等情绪[1,2]。显然,癌症既是躯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因此,对于癌症病人,单纯用生物医学模式来治疗、护理是不够的。为此,笔者对80例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测心理护理对其情绪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本资料研究对象为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并坚持规范、系统化疗的妇科恶性肿

2、瘤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肿瘤,②年龄:18岁~65岁,③具有小学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家族史或个人史,②有脑部疾病史及智能障碍,③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将符合上述条件的8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心护组)和对照组。普通护理结合心理护理组(心护组)40例,病种为卵巢恶性肿瘤20例,侵蚀性葡萄胎7例,绒癌6例,子宫内膜癌7例,年龄32~69岁,平均(51.4±7.1)岁,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含)22例,初中以上18例。仅实施普通护理的普通护理组(对照组)40例,病种为卵巢恶性肿瘤18例,

3、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癌6例,子宫内膜癌8例。年龄34~71岁,平均(50.9±6.9)岁,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20例,高中以上20例。两组病种、年龄、受教育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1.2研究方法1.2.1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3]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各1份。治疗前后测量体重1次,化疗结束后第3天,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周身倦怠乏力、脱发等副反应情况。1.2.2对照组只接受化疗和疾病护理,心护组除接受以上处理外,还在化疗前和化疗期间接受以下心理护理措施。1.2.2.1一般支持性心

4、理治疗以耐心、热情、精湛熟练的医护质量使病人获取信任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2.2.2个别心理治疗以科学负责任的态度耐心、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为病人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针对不同不良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及认知治疗,建立健康合理的信念,逐渐接受手术及身患癌症这一现实。1.2.2.3病人互助治疗组织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病人进行交流及谈心,相互倾诉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体会,从手术顺利及术后长期生存的病人身上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1.2.2.4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病人家属及朋友进行手术意义、方式、术后护理、预后等外科及肿瘤

5、知识讲解,指导他们在各方面关心、支持、帮助病人,给病人以温暖及勇气。1.2.2.5肌肉放松训练和内心意念引导在轻松愉快的音乐背景下,全身肌肉放松,在此基础上想象体内的“抵抗力”正在杀灭肿瘤细胞,以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该方法教会病人自己进行,每天至少1次,每次30分钟左右。心理干预治疗在第1次心理调查评估之后即开始,利用每天的查房、治疗、检查等机会随时进行,每周至少系统治疗1次。1.3统计方法所有资料输入SPSS10.0统计包,数量资料用t检验,分级构成比资料用x2检验。2结果2.1两组病人放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见表1。表1两组病人化

6、疗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的比较(略)2.2两组患者化疗后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主要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周身倦怠乏力、脱发等症状,按临床症状的无(无明显症状)、轻(症状轻或偶尔出现)、中(症状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重(症状反复出现或以主诉出现)的程度分别为0、1、2、3分,累计分值,观察其分值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表2两组病人化疗后副反应症状分值差异(略)2.3两组病人体重的变化对照组在化疗期间体重下降(5.04±1.11)kg,而心护组下降(2.65±1.09)k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345,P<0.001)。3讨论以

7、往对癌症的认识建立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论上,注重生物性因素,治疗方法主要重视化疗、手术、放疗等生物治疗方面,较少关注和重视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癌症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国外临床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可影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作者研究发现与癌症发生、发展恶化及预后相关性最大的心理变量是紧张、沮丧、精神极度不安及忧郁[5]。有研究显示:癌症患者中,有61.3%和66.3%的患者分别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6]。林善文等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7]。许多病人对癌症缺乏正确的认识,把癌症和死亡等同起来,故出现恐惧、紧张、抑

8、郁或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相当常见。而这些不良心理反应必然会影响病人抗癌的信心,使其被动面对抗癌治疗,甚至放弃治疗。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提供心理支持对癌症病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