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52353
大小:2.09 MB
页数:435页
时间:2019-05-24
《聂幼犁 历史课程教学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教学论导论目录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教学论导论1导论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7第一章回眸:黄河之水天上来千年传统的追溯20第一节千年传统的追溯21一、十口相传为古21二、诗亡而春秋作23三、宋元的通史精神25第二节百年探索的扫描27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27二、新旧兼学,中体西用29三、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31四、学习历史为了明白现状33第三节五十年重建的反思35一、学习苏联经验35二、思想改造和大跃进37三、文革中的影射史学39第四节20年变革的评述40一、寒冬之后的阳春40二、跨世纪的工程和跨世纪的问题42三、新世纪的新思维43第二章课程:“学史
2、使人明智”与明智地学史48第二章课程:“学史使人明智”与明智地学史50第一节美、英、日、俄三国历史课程比较50一、四国历史课程的地位与设置50二、四国历史课程改革54三.四国历史课程的课程目标59第二节从“癸卯学制”到国民教育的历史课程64一、清末的历史课程64二、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65第三节共和国的历史课程69一、50年代初—70年代末的历史课程69二、80、90年代的历史课程71第四节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及展望74一、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74二、对历史课程发展的展望77第三章目标:知道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我国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的沿革83第一节我国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
3、标的沿革84435一、建国初期我国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85二、拨乱反正时期的目标88三、迈向新世纪的目标90第二节走向21世纪的世界性思考与改革93一、美、英、日、俄现行的历史课程目标93二、港、台、沪的现行目标107第三节初露端倪的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目标的理想与趋势116一、面向新世纪的我国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116二、我国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119第四章教材:望远镜与显微镜中的史海123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及功能125一、课文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25二、课文辅助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32第二节新世纪中学历史教科书评介————以国标本、上海本、部
4、分港台本为例142一、 体裁142二、 结构142三、 内容特点144四、 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146第三节本国史与外国史合编及其思考147一、何谓本国史与外国史合编?147二、为何进行本国史与外国史合编?147三、如何进行本国史与外国史合编?150四、何去何从——合编乎?分编乎?154第四节大教材观与课程资源观156一、 大教材观与课程资源观156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58第五章教学模式:160第一节教学认知逻辑模式162一、讲述模式162二、情景复现模式163三、角色扮演模式164四、导读自学模式166五、问题研讨模式167第二节
5、教学组织方式模式168一、课堂组织模式169二、图书信息资料收集组织模式170三、博物馆教学组织模式171四、社会实践教学组织模式172五、知识竞赛教学组织模式174第三节教学媒体模式175一、板书运用模式175二、挂图运用模式176三、纲要信号图示运用模式177435四、实物模型的运用模式177五、投影、幻灯的运用模式178六、多媒体辅助模式180第四节历史知识获得与保持方法的模式182一、历史知识获得方法的模式182二、历史知识保持方法的模式186第六章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191第一节求是深化艺术192第二节顺势拓展艺术197第三节探究创新艺术199第四节教海掇英:基
6、于不同情境的启愤发悱与激情励志艺术201案例一:从秦砖、汉瓦看历史(初一)201案例二:哥伦布的创新之处(初一)203案例三:文庙里怎么会有龙的浮雕?(初一)204案例四:瓦特与蒸汽机(初三)205案例五:不保留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高一)207案例六: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高一)208案例七:美国内战中为什么北方不先发制人?(高一)210案例八:项羽兵败乌江的评价(高三)211案例九:孔子的身高是多少?(高三)212案例十:甲午中日战争(初中、高中)213第七章:学习方法:“学会最适合你的学习”219第一节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219一、目标与选择219二、知识与体系2
7、22三、情感与观念223四、实践与能力226第二节历史学习的策略229一、史实与观点230二、宏观与微观231三、联系与比较233四、鉴古与今用237第八章研究性学习:从采猎、耕牧到纵横捭阖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240第一节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242一、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涵义242二、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意义242三、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构想245第二节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认知、行为、理论方法、情意248一、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分类依据248二、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