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ID:37309810

大小:433.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1页
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2页
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3页
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4页
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胡亚权周宏(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30074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00081)【摘要】利用2001-2009年沪深两市55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检验了RPE假说是否存在,以及公司成长性与薪酬合约中RPE使用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当基于同行业公司来划分参照组,公司业绩用资产收益率来衡量时,存在支持RPE假说的证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成长性越高,RPE的使用程度越低,两者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相对业绩评价一、引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

2、问题,近年来高管天价薪酬事件激起公众对高管薪酬更大的质疑声,其核心是高管的薪酬是否与公司业绩相匹配。国内学者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大多是研究高管薪酬的各种决定因素,包括公司业绩、规模、资本结构、行业等等(方军雄,2009)。但是,公司业绩这一信号显然无法体现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全部信息,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引入其他信号来完善这一激励机制,Holmstrom(1979,1982)提出的相对业绩评价(relativeperformanceevaluation,简称RPE)假说认为,公司的业绩除了和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相关以外,还与其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将代理人薪酬与公司业绩

3、相关联的话,公司将面临与代理人行为无关的公司业绩支付的风险,这一部分业绩来自外生性的行业需求冲击,或者技术冲击,或者其他的总量冲击,忽视这些外生性冲击将导致公司将更多的风险转移到代理人身上。因此,较好的的激励机制是在薪酬合约中通过与同市场或同行业的企业业绩的比较过滤掉一些影响共同业绩的因素,使得对代理人努力程度的评价更为准确,就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励代理人。在这一体制下,代理人薪酬就会呈现出相对某一参照系的比较效应。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合约中是否参照了同行业相对业绩,即是否存在使用RPE的证据?另外,Gomeseta1.(2003)认为公司成长性越大,面临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4、,因此对高成长性公司来说,使用RPE将可以减少风险规避型经理面对的非预期风险。进一步,如果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合约中存在使用RPE的证据,那么公司成长性大小与RPE使用程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两个问题。二、文献回顾RPE假说从理论上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针对RPE假说的检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由于缺本文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一10—0826),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专项资助。22乏薪酬合约中RPE使用情况的披露数据,所以实证分析都是基于隐含方法:在以高

5、管薪酬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包含公司自身业绩以及参照组相对业绩等变量,如果参照组相对业绩变量的回归系数是负的并且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则认为薪酬合约中使用了RPE,RPE假说就成立。业绩的衡量标准通常使用公司的股票回报或者会计回报,参照组可以基于市场,行业或规模来划分。AntleandSmith(1986)用总薪酬分别对会计收益和股票收益进行回归,发现39家公司中只有16家支持RPE假说。GibbonsandMur-phy(1990)发现在薪酬合约中用股票收益来衡量公司业绩,有证据支持RPE假说。但是使用同样的数据,JensenandMurphy(1990)没有发现支

6、持RPE假说的证据。BarroandBarro(1990)分析了83家银行1982~1987年的数据,发现高管现金薪酬不随银行业地区平均业绩而调整,没能过滤掉相对业绩部分,不支持RPE假说。Janakiramaneta1.(1992)用现金薪酬(工资加红利),会计业绩和股票业绩,检验系数的非线性约束以及参照组系数的符号,没有找到支持RPE假说的证据。AggarwalandSamwick(1999)的研究表明,当高管薪酬使用样本数据的水平值时,考虑高管个体效应的模型能够提供支持RPE假说的证据,当使用高管薪酬数据的一阶差分时,没有找到支持RPE假说的证据。利用796家日

7、本公司25年的样本数据,Joh(1999)发现有证据支持RPE假说。GarveyandMilboum(2003)的研究表明,当以整个市场为参照组并用股票收益来衡量公司业绩时,在一些年轻的,财富较少的高管所在的企业中存在支持RPE假说的证据。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在薪酬合约中将相对业绩作为评价经理人业绩的重要条件,如国资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8]171号)规定了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股权时的业绩目标水平,应不低于公司近3年平均业绩水平及同行业(或选取的同行业境内、外对标企业)平均业绩(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