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乡土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陈铁梅)

初中美术乡土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陈铁梅)

ID:37243076

大小:4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初中美术乡土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陈铁梅)_第1页
初中美术乡土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陈铁梅)_第2页
初中美术乡土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陈铁梅)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乡土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陈铁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发表于《江苏教育》初中乡土美术课程的思考与实践作者:陈铁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摘要】乡土美术课程是国家美术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但当下的学生大多对这一课程知识严重缺失,为此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势在必行。乡土美术藏于乡间田野,需要在大面积寻绎的基础上,精心挑选最具本土特色、最具文化底蕴的那一部分作为课程内容;它的最佳载体则是教材,这就需要在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基础上,梳理和归纳,形成知识与技能逻辑递进、传承与创新圆融统整的教材体系,最终通过多元的、审美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对乡土美术的体悟与认识。【关键词】乡土美术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迪格尔印

2、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乡土美术,就是其中之一。乡土文化,对于作家刘醒龙来说,就像生父生母;对于人们而言,是“土豆”——生存于其中的人们视它为生活的原味和必须,生存于外的如城市人们则视它为“外婆家的”、偶尔品之的“尝鲜”。而乡土美术是其中最为光鲜的一只“土豆”——看得见、摸得着,“好看”、“好吃”、“好玩”。中学生是“人们”中特殊的一群,乡土文化(乡土美术)将依靠他们得以传承、发展、创新。

3、中学教育工作者深知其重要性。所以,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中对课程解禁,而倡导“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时候,有条件、有前瞻意识的学校便着力开发乡土文化的课程,并使之便成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首选、必选。教育为学生服务,学生的意见和见地将直接左右课程的设置,这就学生主体地位的功能显现。所以,笔者在编著乡土美术课程之间就曾对部分初中学生做过简单的调查。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知道我们本地有哪些乡土美术吗?”毫不隐瞒地说,调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能说

4、出1个有代表性的本地乡土美术的学生只占26%,其余的学生只能说一些大而笼统的概念,比如剪纸、刺绣等,而根本未能触及具体。而对于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这些乡土美术需要传承吗”,学生们的认识基本统一:“需要,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对于“如果保留,该怎样保留?”很多同学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建议,例如:建立专项博物馆、放到中小学里教、开设专门的工作坊、拨给民间艺人专款师带徒、将乡镇直接以乡土美术的名字命名……要想使得教学有效,必须是基于成长中之学生的需要!据于此,本地乡土美术课程构建如下:一、内容:寻绎与精挑南通,滨江临

5、海,揉南苏沪精致雅闲,融北徐淮刚毅豪气,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的乡土美术别具一格。而以“青墩文化”为首的5000年历史又使南通的乡土美术文化丰实、厚重,如雨佳《南通怀古》诗说:“悠悠江海事,滔滔紫琅情。传承数千载,风流掩不荆。”在对南通乡土美术如淘金般的细选之后,整理出:南通美术人文、南通青墩文化、启东版画、南通蓝印花布、南通沈绣、南通风筝、南通盆景、南通水绘园、南通东皋印派等乡土文化的艺术寻绎,充分挖掘其中美术意味,编著教材,实施教学,体验其中人文因素,传播其中美学思想。二、教材:圆融与统整乡土美术教材的编著,一方面以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规律为依据,另一方面

6、将教学的交互性与活动性相结合,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同时又尽可能将教学内容波及欣赏、绘画、工艺、综合等各个领域,极力打破几者分离的状态,避免只从掌握造型技法的难易程度来考虑美术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因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是眼手脑并用协调发展的结果,而绝非单项练习就能抵达。学生只有通过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才能将该物象经过大脑立体化,然后创造出他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并表现出来,形成他自己对美术的独特理解,这是一个思维内化的过程,而正是这个过程才促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教材编著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现代元素对乡土美术对的冲击,让“土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烧

7、牛肉”之外,还纳进当下“薯片”的概念,让乡土不离时尚,而更直抵学生审美内心。据此理念,南通乡土文化教材的编著如下(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第一单元:文化寻根。单元目标:南通蓝印花布发展历史及其文化追寻。教学内容1:淘宝。教学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蓝印花布及其素材,感受劳动人民对它的眷恋与难舍。课业形式:欣赏。建议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2:议吧。教学目标:通过汇报、交流,梳理蓝印花布发展脉络。课业形式:欣赏。建议课时:1课时。第二单元:探索发现。单元目标: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特色及其形成的文化渊源。教学内容1:亲历。教学目标:通过参观或观摩蓝印花布的制作过

8、程,体验制作工艺流程及其作用。课业形式:工艺,建议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2:雅韵。教学目标: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