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美术与校本课程12

乡土美术与校本课程12

ID:15148841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乡土美术与校本课程12_第1页
乡土美术与校本课程12_第2页
乡土美术与校本课程12_第3页
乡土美术与校本课程12_第4页
资源描述:

《乡土美术与校本课程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解放乡土资源这次美术新课程改革标准,首先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指出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基本理念是美术文化、素养、兴趣、创造性和为学生发展而评价。新标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引导参与文化传承交流;。两年来,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大胆对美术科不适应农村小学生的内容进行改革,开发乡土美术资源,设置校本美术活动课,卓有成效。学生们趣味盎然,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谈几点体会。第一,自编校本课程,创新教材内容

2、。学生自主自愿,喜闻乐见。我在实验之初,通过前测、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征求学生对教材的意见。了解哪些是与我们生活脱节的,哪些是因各种原因无法上好的,哪些是喜爱而没编排的。遵循兴趣为主原则,发动学习小组自编一节有特色的美术课程,小组长和科代表果然提出不少建议。如到观音岩游寺庙和画菩萨;到老场半坡去参观题刻;访问火炬村老婆婆并学剪纸艺术。许多有建设性的被我采纳,不能全班实施的尽量组织兴趣组或特长生参与,我尽力使课程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从身边经验学起做起,训练美术实践能力。就地取材,保持乡土特色。4校本课程编排要根据本地

3、资源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事物更能成为笔下的形象。有本地特点的山水村寨、自然景观、标志建筑、风土人情等更易触发儿童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感共鸣,激起创作欲望。如同学们都爱我镇横跨綦河的西湖大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石拱桥,有漂亮的桥洞和桥栏、路灯。我就安排实地写生,让他们自由美化,题写桥名,画行人车辆,非常精美。同时我根据“审美塑德促智”实验要求,引导表现美景、建设家乡的情感态度,并为画作题名写话。如《家乡大桥多壮丽》、《我为大桥穿新衣》、“西湖大桥,你是西湖人的骄傲…”、“宽阔的桥面上车辆穿行、人来人往…”、

4、“为了家乡美好的未来,我要努力学习…”等等。3,在民间资源中进行文化传承。美术是民族文化学习,教师要引导美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善于发掘家校、社会、自然中的乡土艺术,猎取营养。比如我曾带学生参观剪纸老太婆剪窗花;上街看民间艺人吹制糖画;到集市画正在修建的楼房和脚手架;去同学家画茅屋、送温暖,体验贫寒,培养爱心和人文精神。因为美育又是一种人文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我为其创设广泛的文化情景,从中学习知识技能,加深对美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素养。第二,学习乡土美术,同步塑德促智。1,分组学习,相互影响。因为乡土资源异彩纷呈,学生兴趣也

5、丰富多姿:如西屏公路修到村里时大家好奇的挖掘机等工程车,就是培养家乡情感和美术写生的素材,又如走4村串乡的小贩,上学路上参天的古树,校外潺潺流过的綦河及宽阔的中坝,树林间蜿蜒的清泉,山崖上悬挂的飞瀑,甚至农民伯伯累累的硕果等,无不可以入画,都是审美塑德促智的极好题材。而同学们有的喜欢玩泥,有的爱好摆弄树叶,有的偏爱河滩上奇怪的石头,还有人愿意从回收中探究变废为宝(美),不一而足。于是我根据自愿将实验班编成许多兴趣小组,乡土美术方面有编织、写生、石工、粘贴小组等。小组学习内容由成员自定,组长负责,组内外互动探究、影响,教师点拨。以此表情达意、美化生活,了解

6、掌握工艺美术的基本表达方法和形式,丰富其视觉触觉的审美体验,激发创造精神。有利于转变过去单调的传授式教法和接受式学法。2,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根据本地资源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时而动、因势利导、简单易行。比如綦河从我镇穿流而过,又形成上、中、下中坝,其间草地、沙滩、卵石、水坑等应有尽有,美不胜收。我抓住这一资源,春天带学生去采野花、觅小虫、放风筝,寻找写生物;夏天,让绘画小组去画洗衣妇女、画急流勇进的游泳者,到中坝远眺校园写生,在浅滩水坑中救蝌蚪,或者抓螃蟹画之;秋天则率卵石小组捡奇石,制作石头画,拼贴卵石工艺品;冬天让孩子们到沙滩玩耍、娱乐,修城堡、

7、垒沙人、刻沙雕、作沙画、写沙字等,描绘中坝上新生的大棚和蔬菜。3,选好突破,点面结合。在琳琅满目的自然资源和乡土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最能体现乡土特色、最能让学生探究学法并触类旁通的内容,同学们最感兴趣并容易学会。如我以“西湖石”为主的乡土美术文化教学,开设了《融入自然搜奇石》、《心灵手巧的石头画》、《拼贴喜爱形象》、《石艺赏析》、《西湖石的启发》的说、写、画、做、赏等校本课程。写、画、做出许多优秀作品,我很重视其创造性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艺术价值的机会。如举办“西湖石艺”4的专题展览,博得领导、师生、家长赞许;吹塑画《家乡鹿》等33幅佳作分别在《少年先

8、锋报》等报刊上发表;两幅泥版画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星星河”杯赛一、二等奖;绘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