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92193
大小: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9
《短跑的速度训练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速度素质在短跑项目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专门素质。速度训练包括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速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中主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率的发展。 速度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 (1)提高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2)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 (3)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如下: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
2、(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提高反应加速跑练习如下: (1)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角及高物。 (2)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
3、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4)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5)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一、 短跑技术教学:(一) 短跑起跑技术包括四部分:1.『各就位』姿势;2.『预备』姿势;3.蹬离起跑器;4.身体逐渐直立的加速。(二) 各就位:起跑器的安装1.标准起跑姿势:将前起跑器安装在距离起跑线两脚掌长的地方;后起跑器放在距离前起跑契约一脚掌半长的位置。注:可依个人最佳舒适之起跑姿势调整。2.前起跑器支撑面的夹角小于后起跑器
4、支撑面与地面的夹角。3.两手按地,臂与肩同宽,两臂支撑体重;后腿膝关节着地。(三) 预备1. 两臂支撑体重,两肩前倾超过两手。2. 臀部抬起,使前腿膝关节大小成90度夹角,臀略高于肩。(四) 蹬地1.前腿用力蹬离起跑器。2.两手同时离地。3.快速向前提拉左(右)腿。4.完成蹬离起跑器动作时膝、髋关节充分伸直。(五) 加速1.快速有力的蹬地。 2.保持身体姿势。 3.躯干逐渐直立。(六) 短跑重点教学过程:1.不同姿势的起跑:(1)运动员两腿伸直的坐式开始
5、起跑。(2)运动员先以仰卧位,再以俯卧位开始起跑。(3)以两膝跪立开始起跑2.高抬膝:(1)高抬膝可通过行走、跑跳步或跑步进行。(2)跑时高重心,提膝与地面平行,足背屈;支撑腿要蹬直,强调动作的节奏性。(3)带动摆动腿脚跟迅速向下成「扒地」或「爪形足」动作。3.直腿跳:保持「足尖向上」,脚背屈,落地时膝关节伸直,两腿交替。4.跨步跳:两脚有节奏地交替进行跨步跳,摆动腿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腿伸直。5.30公尺行进间跑步示范:为了发展最大跑速,可让短跑运动员练习30~40公尺行进间起跑,30公尺后达最大跑速,然后以正确动作逐渐减速;最少重复3组,最大距离
6、30公尺(间歇90秒)。(七) 跑的技术动作结构: 每个跑步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前支撑、后蹬、缓冲、摆动。 在前支撑阶段开始时脚前掌着地;后蹬阶段踝、膝、髋关节充分伸展。二、 短跑训练法:(一) 速度补强之训练:(3~5公斤哑铃)1.手持哑铃在肩上做上下举30次后,绕场慢跑2次。2.手持哑铃原地摆臂交互弓步跳30次后,绕场慢跑2次。3.手持哑铃体前弯哑铃触地后上举交互弓步跳20次,绕场慢跑2次。4.手持哑铃侧上下举开合跳20次后,绕场慢跑2次。5.拉轮胎训练,用80﹪速度来进行(重量要
7、够才有效果),60公尺´2次。(二) 速度(短跑)之基本训练(A):1.原地摆手(左、右脚)各32次。2.小阶梯单脚跳(左、右脚)各2次。3.跑小阶梯4次。4.抬腿走(缩短半径)20公尺´2次。5.抬腿踢腿走(缩短半径)20公尺´2次。6.抬腿踏蹬跳(缩短半径)20公尺´2次。7.抬腿踢腿踏蹬跳(缩短半径)20公尺´2次。8.抬腿跨大步跑20公尺´4次。9.原地抬腿跑(缩短半径)8次´40公尺 中速跑´2次。10. 原地抬腿跑(缩短半径)8次´40公尺 中速跑(20公尺)接全速跑(20公尺)´2次。11.
8、 原地抬腿跑(缩短半径)8次´40公尺 全速跑´2次。(三) 速度(短跑)之基本训练(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