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

ID:37065145

大小:588.7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16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_第1页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_第2页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_第3页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_第4页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653单位代码:10183研究生学号:2015754230密级:公开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Clinicalfeaturesandlymphnodemetastasisofmultifocalthyroidpapillarycarcinoma.作者姓名:孟庆东专业:临床医学研究方向:外科学指导教师:孙辉教授培养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8年5月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Clinicalfeaturesandlymphnodemetastasisofmultifocalthyroidpapi

2、llarycarcinoma.作者姓名:孟庆东专业名称:外科学指导教师:孙辉教授学位类别: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型)答辩日期:年月日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3、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作者签名:

4、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省长春市仙台大街与自由大路交汇中日联谊医院学生宿舍楼作者联系电话:15143084720中文摘要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目的:比较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ultifocal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MPTC)与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病灶数量和病灶总直径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为外科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259例初次进行甲状腺手术最终术后石蜡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

5、患者,比较单灶组与多灶组、单侧多灶组与双侧多灶组以及单灶组与单侧多灶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按照病灶数目进行分组,对比两组MPTC患者侵袭性病理特征的差异;依据病灶总直径将全部PTC患者分成两部分,对比两个部分患者中单灶组与多灶组之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依据有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对比有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依据有无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对比有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259例PTC患者中,女性1765例(78.1%),男性494例(21.9%),I平均年龄43.1岁,其中有936例(

6、41.4%)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单灶性PTC患者为1268例(56.1%),多灶性PTC患者为991例(43.9%)。MPTC中含有2个癌灶的PTC患者为539例(54.4%),含有不少于3个癌灶的PTC患者为452例(45.6%),病灶位于单侧有322例(32.5%)病灶位于双侧有669例(67.5%)。在这669例双侧MPTC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双侧恶性493例(73.7%);一侧明确诊断恶性对侧可疑恶性115例(17.2%);一侧明确诊断恶性对侧不怀疑恶性61例(9.1%),通过术后的石蜡病理才确诊是双侧MPTC患者。多灶组中包膜侵犯、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灶

7、组(P<0.05)。双侧多灶组的平均病灶最大径、平均病灶总直径、病灶数量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比率都高于单灶组(P<0.05)。单侧多灶组的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灶组(P<0.05)。病灶数量越多,病灶总直径越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越高(P<0.05)。以病灶总直径区分全部PTC患者后,多灶组的包膜侵犯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单灶组无显著差异(P>0.05)。病灶总直径>1cm时PTC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约是病灶总直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