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53463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中秋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秋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搜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热爱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教学难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传说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
2、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2、交流:你们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3、揭示课题:《中秋节》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之间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的有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问: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4、集体交流反馈。板书关键词语中秋节的时间人们的活动中秋节的来历有关习俗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有关月亮的诗句
3、5.再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和文中引用的诗句。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课文重点介绍了中秋节的哪些习俗?(赏月,家人团聚、品尝月饼)2、摸读课文,找出叙述中秋节习俗的段落。3、找出你觉得最能体现中秋节气氛的词语。其乐融融: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喜悦气氛中。形容一片欢乐融洽的样子。4、引导学生对这一段质疑,集体交流解疑。5、“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是赏月的好时机,那么赏月有何历史渊源呢?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6、指名反馈:读了第三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7、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它。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4、默写生字。2、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和传说。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听写词语。2、大家收集了哪些与中秋节有关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3、根据大家分享的内容,板书诗句进行赏析。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继续学文,深入体会1、指名说“嫦娥奔月”的故事。2、你还能说出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吗?3、过渡语:同学们,中秋节人么不仅赏月,还一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人们为什么要吃月饼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5、过渡语: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常在月圆之
5、时,思念家人、思念亲人。古代很多诗人都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请用横线划出课文中的诗句,读一读。6、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吗?7、小结:和月亮有关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大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寄托着人们对全家团圆、生活美满的向往之情。8、你还能背诵一首借月抒情的古诗吗?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一背搜集到的与月亮有关的词语和诗句。3、你的亲人又远在他乡不能回来过中秋节的吗?请给他们写几句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